六月一號兒童節,做了爸爸的韓寒在網絡撰文,以父親的視角,關注中國兒童的權益、命運,流露出深深的憂慮:「這個國家最對不起的其實就是兒童。從計劃生育到三聚氰胺,從嫖宿幼女到克拉瑪依,從食品安全到應試教育,從小悅悅到校車,無論城巿,無論山區,這個號稱盛世的國家一直沒有能夠給予兒童足夠的庇護,就連出個天災,最倒霉的也是在校舍裏念書的孩子。」
擅打擦邊球的韓寒,在大陸體制下仍生活得優游,亦有渠道發表自己的言論,多年來從未考慮移民。但做了爸爸之後,心態明顯不同,正在南方參加賽車的他這樣寫其他車手,「幹車手這行的花花公子也挺多,以前在珠海比賽,完事了就去澳門賭博,大家有了小孩以後都改去香港買奶粉了。因為這國家隱約間給他們的回答就是,這裏甚麼都不靠譜,多賺錢,然後能移民就移民。」作為一名車手,作為一個父親,這大約也是韓寒自己的心態吧?不知他有沒有加入掃奶粉大軍?
中國是一個賺錢的地方,卻無法放心地花錢。賺錢,去外面消費;賺錢,然後逃走。連高官和政協都換上了外國人身份,堅守在那兒,然後每天在網絡聲嘶力竭強調自己中國人身份,並且呼籲香港人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都是沒能力離開的五毛。
香港距離這樣荒誕的現實,好像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