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兩年赴巴黎城市劇場觀舞的次數驟減,收到他們新鮮出爐的節目冊子,還是打醒精神由頭到尾看了一遍。自從搞話劇出身的Demarcy-Mota先生榮任總監,我就整天疑神疑鬼,恐防福利被剝削,漸漸造成一種心理上的文化不舉,未曾真箇就萎縮不前。可能也的確和年事有關,撞口撞面見到素昧生平的阿茂阿壽,除非照片特別吸引,否則簡介寫得天上有地下無,興趣也完全提不起來。至於老餅組,死剩而彌堅的又不是那麼多,今時今日你還要奉勸我去看Jean-ClaudeGallotta、瑪姬馬連和山海塾,都真係走夾唔唞,講笑搵第樣。勢利嗎?是有點,然而搞舞蹈一向不是請客吃飯。
幸好新的一季仍然有安德勒撒狄姬絲瑪嘉份,跳的兩支舊作《綺蓮娜詠歎調》和《現場鼓》也經得起一看再看。查實愛歸愛,如果有得揀,我還是會揀她的舊舞,新的那些譬如本季剛剛跳過的《Cesena》,只能禮貌地作壁上觀,頂籠讚一句「冇同JeromeBel合作嗰支《三次告別》咁惡鯁」,無論如何不會拍爛手掌。歇夏前的壓軸黃金檔期,以往一般保留給翩娜包殊,下一季則由JamesThierree擔綱──一般香港觀眾陌生的名字,在歐洲已是名牌,當初大家無非抱住「睇下差利卓別靈個孫搞邊科」的好奇進場,三兩下手勢就被他徹底收伏,迄今四齣舞台作品叫好叫座,尚未面世的《紅煙檔》教人引頸以待。而包殊舞團下季的《交際場》,大概沒有人夠膽揸主意挑耆英或青頭仔跳老人版和青春版,只好乖乖跳原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