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搜好行:驛馬命運 聯合國劇情

遊搜好行:驛馬命運 聯合國劇情

他肯定是驛馬命。
喜歡往外跑,不只旅行、還有工作、還有生活。
英國出生,香港創業,經常四出公幹,當然順道旅遊。
驛馬命,就是命中注定,也是性格使然,不走不舒服,不動不高興,所謂「不安於室」。
且慢……他是外國人,驛馬應怎樣繙譯呢?
MatthewGregory,如果你不相信這是命運,那肯定是你自己一手造成。

撰文:林喜兒
攝影:潘志恒(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工作
經常出國尋好劇

這個世代,坐飛機多過坐車的人多的是,Matthew的飛行里數從小開始已累積,「小時候在英國念的是音樂學校,八歲已有機會遊歐洲看演出。」大家小學旅行去城門水塘或彭福公園,人家就去歐洲,無得比!或者是三歲定八十,Matthew對旅遊的熱愛相信是自小培養,今天經常周遊列國,雖然多是工作為主,但也非常享受。Matthew是abaproductions創辦人,他的工作就是把世界各地最好的劇場帶到香港,話劇、音樂劇、兒童劇、馬戲、合家歡表演……「要看過才知道質素怎樣,且還要看看是否適合香港市場。」英美劇場自然是Matthew的主要目標,「一年至少去倫敦兩三次,還有悉尼、新加坡都是經常踏足之地。」

■兒子Tom一歲前便去了10個地方,其中一次便是滑雪。看!Matthew背着11個月大的兒子滑雪。

■外國城市經常見到街頭表演。

最愛悉尼

從事表演藝術行業,每次出門公幹必到劇院,「亞洲城市的劇院水準較好,因為很多都是新建,至少冷氣等基本設施齊全,空間也較大,吉隆坡和馬尼拉的劇院都很出色,好像吉隆坡的IstanaBudaya便是非常漂亮的劇院。還有很喜歡新加坡的Esplanade,建築和位置都是最佳。」據知當日新加坡興建這個稱為「榴蓮」的劇院時,曾經到香港考察,看來他們是把我們當作反面教材!Esplanade位於海邊,數經典的臨海劇場,必然是悉尼歌劇院,「我最喜歡的便是悉尼歌劇院,除了建築物本身在視覺上很搶眼,設施也很充足,且位置十分好,配合沿海的位置,周邊有餐廳、Cafe等配套設施,令這裏變成真正的文化藝術交滙點,香港還沒有找到這種場地。不過歌劇院興建之時,很多人不喜歡,證明這些規劃必須具遠見。」Matthew自言很喜歡悉尼,「對英國人來就,澳洲是非常遙遠的地方,而悉尼又是個友善而美麗的城市。還有南非的開普敦也有很好的劇場,不過他們有很多本土的劇場製作,特別是音樂劇,對外邊的製作需求不大,且暫時還是負擔不起外來的製作。」

■Matthew喜歡輕裝上路,這個小旅行篋,就是他走天下的同伴。

■不同國家的街上表演者,經常令Matthew駐足觀賞。

約克郡留回憶

作為英國人,Matthew對家鄉最有感情,「我在約克郡長大,每次回到RoyalTheatre也喚起很多回憶,曼徹斯特及紐卡素都是經常看表演的地方,不過要數最喜歡的城市,大概是倫敦吧!夠多元化,永遠有新鮮事在發生,不過倫敦的劇院較殘舊,設施不足,不過近年很多也在重新裝修,NationalTheatre、RoyalFestiveHall都是經常流連之地,也沒有特別心水。」劇院是死,人是生的,沒有觀眾就沒有劇場,「倫敦的觀眾層約分三種,第一類是住在倫敦的人,他們會DressUp,相約食晚餐,看表演是一件重要事;第二是遊客,坐巴士從其他英國地方來;第三是「被看」的人。亞洲城市像台北及馬尼拉等,一般較沉默安靜,如果不是完場時報以掌聲,差點以為他們不喜歡演出;新加坡的觀眾也越來越成熟;香港的觀眾也在增長中。」

■法國是他們一家經常往度假的地方。

家庭
聯合國之家

Matthew作為兩孩之父,公幹也不忘家庭,經常一家四口周圍飛,「不過盡量不會帶小孩入劇場,因為他們以為全世界的劇場都是他爸爸的,於是他們會預期可以到後台,可以跟演員一起吃早餐。」香港是他的基地,Matthew的生活版圖其實是世界性的,不是說他會飛到新加坡早餐,曼谷吃晚餐那種奢華生活,數數看,父母在英國約克,家姐在美國Oregon,在法國有度假屋,甚至乎大仔在馬尼拉出生,二女在法國出生,那當然不是他刻意計劃,「都是剛好有演出在當地,又碰巧接近出生時期,只好延長逗留時間,好像我們在法國便住了四個月。」看來Matthew把他的驛馬命也遺傳給下一代,「Tom未夠一歲便已經去了10個地方。」或者在這個世代,這才是最典型的家庭。

■在泰國看完場館後順道在當地旅遊。

超級熱愛足球

Matthew也是足球迷,2010年南非世界盃,就在開普敦看了半準決賽和準決賽,「三歲半的兒子也有同行,花費真的很大,不過很值得。」Matthew說每次去倫敦,也會看看車路士和阿仙奴有沒有球賽進行,「利物浦就比較不方便,很難乘機入球場,還記得第一次去利物浦看球賽就是18、19歲時,我在Warwick和劍橋念大學,距離利物浦不算遠,不過交通卻有點不便。現場看球賽當然刺激好玩,要買票就要看運氣,最好可用劇場飛換球賽票!」今年倫敦奧運,Matthew亦準備就緒,「2014年很想去巴西看世界盃,不過還沒找到藉口。」

■Matthew是足球迷,笑說可以用劇場票換球賽票便好了。

與太太深研美酒

Matthew說除了劇場和運動,酒也是他的旅遊主題,難得太太也是酒專家,「大學時代已喜歡酒,太太現在更認真地研究,修讀了相關課程,我們在法國波爾多附近買了房子,那裏有不少收藏,其實香港比歐美更多選擇,而且又沒有稅。我們旅遊時也喜歡去酒莊,試酒、看釀酒過程,加州、開普敦都是不錯的地方。」一家四口出門旅遊似乎成了生活的一部份,「我們必定選Apartment而不住酒店,空間較大,可以自己下廚。」Matthew的家是流通的,一個小小的旅行篋,兩部電話就可以出發,「我有英國、美國、澳洲、法國、新加坡的電話卡。」不用提他手上不同航空公司的會員卡,你也想像得到他的飛行里數應該相當驚人。

■細女Isabel在法國出生,也不是在原本的計劃中。

■遊酒莊也是他的旅遊主題。

「我喜歡旅遊不為甚麼,就是喜歡,因為好玩刺激,因為具教育性,也喜歡帶孩子到不同地方看看世界。」Matthew連大溪地也去過,「反而沒有認真遊過日本,也去過巴西、阿根廷;不過最想去的是智利,這個南美洲上長長的國家,好像很神秘。」
那天看見法國出生的小女兒Isabel,兩歲多的人仔在爸爸的辦公室到處跑,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跌倒爬起來,再跌倒再爬起來,不知她已走了多少個城市,未來還有更多更多……
生活就是旅遊,走得多了,眼界注定闊一點。

■倫敦的GlobeThea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