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問:「你想不想發達?」相信十個人裏面會有七個答我「想」,其餘有兩個人在講大話。
但如果我再問:「怎樣才算是發了達?」你猜又有幾多人答得快而準?
我不是要賴皮的「大把錢囉!」或者「總之使唔完囉!」更不是期待着心靈龜湯式的「內心富有最緊要!」雖然如果你能決絕而清晰地答得出這幾個字也算你狠!
我要的答案是,請你給出一個實質而有可能的數字來定義「發達」。
我心中當然有個「數」,但是……嘻嘻……不告訴你,再熟啲先啦!嘻嘻!
而且老實講,這個數也日日在升,不是因為我貪得無厭,而是香港地產霸權的靠害,十年前我和朋友談起「銀行戶口裏如果有幾錢便可收山?」當然我也真抽絲剝繭地答得出一個銀碼,裏面大概包括一個自住兩個收租的優質物業和一筆不算天文數字的現金存款……其實這個冧把我五年前已經搵夠,只恨我儲到這筆錢時,這個數目連一層比較像樣的單位都買不到,香港真是個黐X線的城市。
好吧好吧好吧,如果你真的想知我的發達標準,我就給你我的classic答案吧。
我會說,我其實是個有止境的「好食懶非」,當我坐經濟艙出外旅遊時,我會心想:如果有日能坐商務艙就好了,到我坐到了商務艙我又許願:努力一點工作吧,如果有日我可以坐firstclass就正喇!現在我也頗常坐頭等(只限長途機咋!短途都係覺得唔需要㗎),卻沒有希望過自己下一步便買架私人飛機四圍去,甚至包機環遊世界也不希罕。雖然,我知,「頭等」和「privatejet」之間其實還是有段頗難追逐的距離,不是我說就一定追得到的。但至少反映了我不是一個住進山景套房又要upgrade到海景套房,得到總統套房還要在世界各地都起座行宮的貪得無厭吧。
知足的藝術
某手錶品牌的老闆東遊為廣州的新店剪綵,被記者問到其大展拳腳的計劃時,他說:「總之每次我聽到有任何同業推出甚麼鑽石鉑金三問萬年曆雙陀飛輪我就高興,這代表了我們將賺進更多更多的錢!」
(此話怎解)
「他們的野心是上向的,我們的野心卻是橫向的,每當對手們推出越來越貴的產品時,就代表他們遺下了一個更大的中價市場給我們,只要我家一如以往穩守8,000至30,000元的pricerange,不斷推出這個價格之內的好產品而不好大喜功,以我們品牌的老字號便能得到更闊的市場佔有率。」
以casual地做個訪問來說,我其實也覺得這位手錶老闆答得太赤裸太真實了,甚至有少少炫耀的嫌疑,但說真的,也真正學到嘢。難得有人懂得「見好收」也真的有值得晒命的地方吧。
讓我們casestudy一下吧。
最近幾個中下價時裝的國際連鎖店都不約而同希望「更上層樓」,紛紛推出高一級的成衣系列,好像H&M,新近抵港的COS和Topshop未命名的系列,幸好都是「貴三幾百蚊」的那種高級而已。
反而早幾年幾乎所有知識型中產男都入了教定期進貢的Visvim,才是真正的身價三級跳,如果不是五七九級的話。
我不敢說他們的設計師中村世紀貪財,只好說是心雄了,明明三千五千元一雙鞋子已做出了一班固定的熟客,不,教友,實在不能理解為何他近兩年突然要主力出品一些三萬五萬元一雙的鞋子,是,到底中村還是懂得營銷的,深明貴價品販售時要「送個故仔」的道理,這雙爬山靴用了野山驢仔籮柚最嫩的兩塊皮製造,那條圍巾是沙漠處女駱駝胳肋底最珍貴的一撮毛織成的……但他同時也在試大家的底線!「有故事聽的話你願意多付幾多%的價錢?」30%?50%?100%?最近他的趨勢是閒閒地300%!
我也不是做生意的,所以不敢說他不聰明只敢用「手法罕見」來形容,明明手頭上有班三五七千眼都唔眨便買的忠徒,卻沒有和他們一起「成長」,一夜之間全店貨品價格漲了三倍起碼,除非你班客仔個個年年加薪三百巴仙吧,否則這根本就等於放棄了一個你已攻陷的市場,來「做」另一班新客,一班閒閒地買得起七萬蚊件皮褸的消費者……不知他的算盤是不是十個走掉九個也不緊要,如果沒有走掉的第十位一人便具有20倍的購買力的話。
他們博到嗎?「中村」到底有沒有下一個「世紀」?這倒是我願意放長雙眼追看的。祝他成功。
「識停」與「有型」
見過好多盤好地地的生意,都是因擴展太急致死的,「向上爬」太快不知道是否同樣危險?
以前一位high-end設計師做出了名堂,便會發展較便宜的副線,當中有人輸有人贏,最有趣的是D&G,有說因為secondline「做得太精美」影響了主線銷量而決定停產。
當然也有兼營「高一線」的,像Armani的Privé和Gucci的PremiereCouture系列,但像Visvim的棄船升天的例子則真是萬中無一。
反而更欣賞那些在市場中找到了「對」的位置便安守本份的牌子。例如我近來狂迷的Carven,在大牌林立的時裝世界中他們的定價永遠像打了個七折六折,卻在這個pricerange之中盡力做出一線水準,最重要的是他們家設計師GuillaumeHenry真正造出了一批青春、摩登又易穿衣服。你問以他們的水準能不能又換幾隻名貴布料,明天便訂價高三倍夾硬捧到自己「位列仙班」呢?但可以又等不等於要做?做了又會不會弄巧反拙呢?
真正的聰明是知足安份。
我們一生人都在追逐「有型」,但「有型」很多時並不只是等於穿了件甚麼衫梳了個甚麼頭化了個甚麼妝那麼簡單的。更多時候,我覺得,是種「行為藝術」。你做到一些很多人都做不到,但你卻做到了的事便很有型,例如,見好收!
Textby黃偉文
填詞人,其實最鍾意買嘢,最憎寫字,星期日盡可能唔寫字,去買嘢。
mailto:[email protected]
http://t.qq.com/thewymanwong
微博 http://t.sina.com.cn/wyman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