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24年,緬甸民主派領袖昂山素姬(AungSanSuuKyi)終可站在國土之外,當着外國政治及經濟領袖面前發表歷史性演說,大談國家重建大業。她呼籲國際社會對緬甸政府近一年更弦易轍,要有「健康的懷疑」,而外資投資緬甸要以製造就業為上,助緬甸拆除青年高失業的計時炸彈,並強調建立法治,才對投資者有最佳保障。
泰國曼谷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東亞會議,重點本來是談歐債危機下,如何在東亞和東南亞尋找新的經濟機遇,昨天(周五)卻變成昂山素姬的個人表演。她的出現令會場全場滿座,擠滿幾百人,攝影鏡頭密麻麻恍如一道牆,都聚焦在一身粉藍色衣裙、髮際插上白花的優雅身影之上。論壇創辦人施瓦布介紹她出場時,形容她是「本世界最傑出人物之一」,而她的演說更贏得在場人士站立鼓掌。
「我們仍要跟軍方周旋」
66歲的昂山素姬在長期軟禁後重獲自由,當選國會議員,也不再擔心出國後會回不了國,緬甸在登盛出任總統後這一年的變化,令外界大為鼓舞。昂山素姬在演講卻提醒外界,緬甸的民主改革仍很初階:「這些日子我碰頭碰面都是盲目樂觀的情緒,一點點健康的懷疑,我認為正有需要。」
她認為登盛是有心令國家變好,但他的改革會否持續而不倒退,要取決於軍方:「我相信總統的誠意,但我亦知道政府並不止他一個人,我一次次重提,我們仍要跟軍方周旋。」她指登盛政府雖推出連串民主、社會和經濟改革,但似乎仍未有意改變欠缺獨立性的司法制度。
她說:「投資緬甸的人請留意:就算有最好的投資法律,如果沒有廉潔和獨立的法院來公平司法,就沒有用。緬甸是有良法,但沒有廉潔獨立的司法制度,沒有這樣的制度,就算有世界最好的法律也沒有用。」
盼外國投資者創造職位
她在約十分鐘演說中,主要集中在緬甸最逼切的需要和外國可怎樣幫助。除了法治,她指緬甸急需改善基礎教育,讓民眾有能力賺取過得去的生活,亦為政治改革提供條件,並指緬甸年輕人失業率非常高,是個計時炸彈。
她呼籲對緬甸豐富資源蠢蠢欲動的外國投資者,要細想怎樣投資才對緬甸好,達成雙贏:「請不要想太多投資對投資一方帶來甚麼利益。我們不想要製造更多貪污和更大不平等的投資,我只希望投資能創造職位,越多職位越好。」緬甸多年來軍政府對經濟管理不善,又受西方制裁,令數以百萬計民眾要出國謀生。
與會的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利格茨認為,昂山素姬對於外國投資的看法或太悲觀,指外國投資會對緬甸發展起重要作用。不過昂山素姬也不全是報憂不報喜,對於緬甸發展落後,她說也有好處:「我經常向同胞說,我們是落後其他人,但我們反可以吸收其他先行者犯錯的教訓。」
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