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個生命都應珍惜。Fiona三年前懷着烙燊時,已知兒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她和丈夫卻沒有放棄這個孩子。醫生當年斷定烙燊活不過一歲,小男孩卻擁有頑強生命力,現已三歲並將入讀幼稚園,但他的心臟會隨時衰竭,哭時也會因血氧不足身體發紫。黃家現需籌款50萬元,繳付烙燊到澳洲接受矯正手術的費用,讓小生命能健康成長。 記者:陳凱迎
烙燊擁有一雙大眼睛,兩頰「脹卜卜」,打招呼時,他愛露齒瞇眼甜笑。訪問期間,他隨着卡通片播放的音樂跳舞自娛,看來和一般小孩無異。然而,烙燊體內裝着一顆「炸彈」,胎兒時期他已確診心臟先天有問題,出世後,醫生發現他情況比預期嚴重,屬於「紫紺性先天性複雜心臟病」。
正常人心臟左右兩邊各有心房和心室,心臟由大靜脈接收低氧份血液後,會由右心房和心室將血液經肺動脈輸送肺部,取得足夠氧份,帶氧血液再經肺靜脈返回心臟,並由左心房和心室將帶氧血液泵向主動脈,走勻全身。
至少要籌50萬費用
但烙燊因只有右心房和心室,肺動脈也較常人狹窄,肺靜脈更異常地由肺部直接駁入肝臟血液系統,他體內的血液含氧量因此只有約70%,低於正常人的95%,亦因此他每次哭都會因氧量不足,指甲、手掌、嘴唇和雙頰會又紫又紅。
血氧持續不足,烙燊的血液濃度會越來越高,隨時形成血塊堵塞血管,導致中風或器官衰竭,他的心臟也會隨時因負荷太大,衰竭停頓。近日他更併發哮喘,留醫一周才可回家。
Fiona說,當年懷孕約五個月時接受產檢,已知腹中孩子有心臟問題,「但佢始終係我第一個小朋友,唔想唔要呢個小生命」,她深信母子間講求緣份,遂與丈夫決定誕下烙燊,豈料足月出世後醫生斷定他活不久,「話最多一歲,甚至講過得一星期或一個月」,說到此,Fiona不禁痛哭。但烙燊展現了頑強的生命力,現已三歲,今年九月將入讀幼稚園。Fiona希望,烙燊能盡快接受手術,解除體內那顆「炸彈」。
主診醫生伊利沙伯醫院兒童心臟組主管李淑嫻表示,手術是唯一根治烙燊病情的方法,先將他的肺靜脈駁回心臟,並要於大動脈和肺動脈間「搭橋」。李說,本港因經驗不足,這類型手術成功率僅5%至10%,但在澳洲此類手術的成功率卻高達九成以上。倘若烙燊能到澳洲接受手術,再返港進行其餘治療,便可正常成長。
Fiona坦言,他們一家現居公屋,月入2萬多元,生活雖不成問題,但無法支付至少50萬元到澳洲的手術費,現向有心人籌集善款,助他們一家解困。
捐款編號:C3217
烙燊所需治療
第一期:於澳洲進行
治療內容:矯正手術將肺靜脈駁回心臟,並於肺動脈和大動脈間「搭橋」,以增加肺動脈血流量(費用至少50萬港元)
第二期:在本港進行
治療內容:第一期手術約半年後,進行心導管測試,以確定肺動脈血壓正常,再進行分階段單心室矯正手術,讓心臟血流回復正常(公院住院費一般每日100元)
資料源料:伊利沙伯醫院兒童心臟組主管李淑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