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改革除了吸引投資者覬覦,也引來大國爭相拉攏。昂山素姬昨天在世界經濟論壇上特別提到,不要把緬甸變成中美角力戰場。
指中緬一直是好鄰居
她說:「很多人都談論緬甸應怎樣定位,指緬甸開始跟美國加強交往,說這對中緬關係有甚麼影響。我一直非常憂慮緬甸被視為中美的角力戰場。其實不應該是這樣,緬甸對這兩大國應該是和諧之地。」
昂山素姬說,中國和緬甸一直是好鄰居,「跟鄰居關係好是應有之義,但同時間我們希望國家向關心我國福祉、願協助我國進步的其他國家開放」。
緬甸地處中印之間的重要戰略位置,又有豐富的油氣、水源、林木和寶石資源。緬甸軍政府被國際社會孤立多年,中國成為主要盟友,亦是最大投資國,但被批評只為取天然資源,無助緬甸民眾脫貧,只幫了軍政府免受國際譴責和制裁的最大衝擊。緬甸去年向民意讓步,叫停被指破壞環境和迫遷居民的中資水壩工程,令外界大感意外。
另一方面,登盛政府連番釋出善意,令美國向緬甸伸出橄欖枝,放寬部份投資制裁,又22年來首次向緬重派大使,被視為拉攏緬甸,聯同印度、東南亞多國和日韓圍堵中國。正與中國爭奪地區影響力的印度,也不甘後人,總理辛格(ManmohanSingh)日前訪問緬甸,簽署多項貿易協議和見昂山素姬。
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