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白的短髮,爽朗的笑聲,話語裏的閩南腔盡顯溫婉,而一談起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她的語氣又轉為鏗鏘有力。73歲的台灣著名女作家陳若曦在日前海峽兩岸作家論壇上一出現便引起矚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清初著名儒學家顧炎武的主張。」「匹夫有責,何況作家?」她接着以此為題,在論壇上發表演講,台下掌聲四起,反應熱烈。
就最近馬英九政府的油電雙漲政策引發爭議,陳若曦快人快語:「台灣的自然資源有限,但水電價格卻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便宜,這不反常嗎?我早在一年前就提議水電價格要漲,不漲真的不行!」而她多次在台參加反核遊行,呼籲當局開發和使用綠色能源。
讚韓寒為弱勢社群發聲
陳若曦也對當下台灣意識形態的亂象深感憂慮,她說:「亂象之一就是中華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拉扯,台獨派提倡以台語、漢語、客家語及英語為官方語言,一個地區的官方語言有四種,這豈不荒唐!」並批評台獨以此達到「去中國化」的目的。
年逾古稀的陳若曦也是韓寒的讀者,對他監製的微電影《尋找失去的孩子》頗為讚賞,「用這樣的方式為弱勢群體發聲,引起廣大網友的應和,很好!孩子是國家的未來,不把孩子們安頓好,又何談美好未來?」
陳若曦,1938年生於台北,台大外文系畢業。1966年,時年28歲的她和丈夫回大陸生活了七年,其間遭遇了文化大革命。這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深深影響了她,促使她創作出一連串反映文革的紀實小說,也奠定了她在文壇的地位,其中小說《尹縣長》堪稱傷痕文學的代表作。1995年,她返台定居,並以實際行動關懷社會。
《福建日報》/東森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