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港股主板公司沽空金額達到94.32億元,為去年10月7日以來最多水平,至於沽空佔成交總額則達12.32%。作為沽期指的替代品——盈富基金(2800)沽空金額達到4.7億元,佔成交比例高達70%。至於周三沽空佔成交比例創新高、達62%的滙控(005),昨日沽空比率回落至39%,仍屬高水平,建行(939)沽空額12.3億元最勁。
沽空金額佔成交比例處於高水平,一般被認為是大戶看淡港股的訊號,淡友壓境,隨時令港股進一步急跌。不過,相反理論之下,淡友數量大增,亦有可能形成挾空倉活動,一旦轉跌為升,淡友的大量平倉盤令買盤激增,或帶動港股急升。因此,沽空比例高,不一定利淡,多數顯示後市大幅波動。
港股連續第2日沽空比率高於12%,回顧對上一次記錄,已倒數至去年9月28日至10月5日的5個交易日,這段期間港股由18000點急跌至最低16170點,沽空比例一直超過12%,不過其後沽空比例下降至12%以下,便是港股去年10月6日首日見底V形反彈之時,恒指於1個月之內,由低位大升逾4000點。若重複去年經驗,稍後港股沽空比例降至12%以下,便可能觸發大型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