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嚴正聲明不會推四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救市計劃,只靠發改委「閃批」重大項目保經濟。中央為怕由基建刺激經濟的手段,變成投機「引擎」,官方喉舌新華社連日發出文章為市場憧憬四萬億元救市計劃降溫。
市場恐產能過剩
新華社更指,發改委近期核准廣東湛江、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專案,是以壓縮鋼鐵產能為前提。
發改委接連審批通過鋼鐵基地專案,總投資規模逾千億元,引發市場對於鋼鐵產能過剩可能進一步加劇的憂慮。
新華社訪問了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巡視員李忠娟稱,現有鋼廠與所在城市發展定位衝突明顯,要有序推進搬遷,且不能以搬遷名義擴大鋼鐵產能。
根據發改委公佈的資訊,湛江鋼鐵基地專案建設規模為年產鐵920萬噸、鋼1000萬噸、鋼材938萬噸,總投資為696.8億元,並將在廣東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614萬噸的基礎上實施。
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專案建設規模為年產鐵850萬噸、鋼920萬噸、鋼材860萬噸,總投資為639.9億元,將在廣西和武鋼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070萬噸的基礎上實施。
基建項目審批放慢
的確,發改委於上周狂批基建項目,近日已放慢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在發改委門口守候了一個下午,也未見到一個「親吻批文」的地方官員。
報道指星期二是一個正常工作,很難用「門庭若市」來形容發改委大門那片開闊的「等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