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影片是從兩個小兄弟的角度出發,觀眾很自然地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眾小朋友身上。但如果是成年觀眾,我會建議你多看一遍。重看時,非常奇怪地,我除了看小朋友的戲,明白他們的想法,更投入他們的世界,我會留意到之前沒有留意到或印象不深的情節。父母離異,不牽涉第三者,純粹是經濟的問題,也是一家四口如何好好地生活的問題。我同情做母親的,但也同情做父親的。搞音樂不能當飯吃,養不起妻兒被視為廢物。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個案不知凡幾。
小朋友們都有夢想,都希望有奇蹟出現。他們的夢想,其實就對照了大人們理想的幻滅和失落。有小孩醉心演戲,她的母親不也醉心演戲嗎?還有那個研製日本糕點的外公,追求的只是芝麻綠豆的成功。一對獨居的年老夫婦,盼望的是親生兒女的到訪。對他們來說,眾小朋友的登門造訪是值得感恩的奇蹟。奇蹟是否真的出現?存乎一心。人生的無奈和苦澀,無論如何不甘心,也得坦然面對。是枝裕和的《奇蹟》,絕對不只是一齣兒童劇那麼簡單。
撰文:黃國兆
http://blog.yahoo.com/freddiewongkwoks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