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關充公「大炮筒」北上錢幣商損失50萬元

過關充公「大炮筒」
北上錢幣商損失50萬元

【本報訊】市民帶紀念鈔「大炮筒」北上被充公,大呼寃屈。事主月前經皇崗到深圳,手持行李箱藏有中銀百年紀念鈔三十連張等多款珍貴鈔票,全部面值達3萬多元(港元.下同),估計炒賣價達50萬元,但被內地海關扣查,全數充公。事主苦訴血本無歸,質疑關員見錢眼開一反過往罰款了事的做法。記者:黎國剛

事發於今年3月底,事主曾慶溢是錢幣及郵品商人,在旺角開店,經常帶貨穿梭內地和本港。當日他如常北上,但由經常過境的羅湖改道皇崗。

以往罰款了事

內地海關扣查他手持的兩件行李箱,找到多款珍貴紀念鈔,包括俗稱「大炮筒」的中銀百年紀念鈔三十連張4套、三連張51套、三連張包裝套盒65個,以及香港渣打銀行150周年紀念鈔整版三十五連張一套,面值共32,550元,結果被全數充公。
曾慶溢指,過去帶紀念鈔及郵品北上,有時數量及價值更多,即使每年平均被關員扣查發現三、四次,每次都是罰款了事,從未被充公,他希望可取回貨品。內地皇崗海關已發出行政處罰通知書,指當事人未向海關申報,故將貨品沒收。
根據內地法例,為防熱錢大量進出,出入境旅客除可免申報帶2萬元人民幣,同時可免申報攜帶等值不超過5,000美元的外幣,若旅客15天內第二次或以上出入境,可攜外幣等值會減至1,000美元,若旅客一天內第二次或以上出入境,等值降至500美元。旅客未主動申報而被查獲,可被處退運、罰款甚至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