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辭任新聞官《天問》為眾生感嘆填詞人周耀輝:有燭光有希望

六四辭任新聞官《天問》為眾生感嘆
填詞人周耀輝:有燭光有希望

【本報訊】香港政論雜誌89年曾經刊出一則〈花絮〉,記載一名政府新聞官飽受六四屠城打擊而辭職。這個人,就是周耀輝。六四過不了幾天,在倫敦受訓的他不能忍受為建制服務,把辭職信寄回香港。他寫下《天問》歌詞,嘆眾生,生不容問。敢於質問巨人的學生,化作一片丹緋雪花。23年後,百姓仍然瑟縮於惶恐下,維園燭光是周耀輝堅持下去的理由,「呢種希望好珍貴,所以好脆弱。坐喺維園,好實在令我覺得,我仲要有希望。」記者:白琳 王家文

訪問開始了一分半鐘,著名填詞人周耀輝首次提到「希望」二字,淚眼哽咽,說不下去,「當時大家覺得中國會變,係好重要嘅歷史時刻,有好多希望……」那年春夏,全球華人聲援學運。每逢周末,他總會在倫敦地鐵碰見穿黑衣的華人,朝着唐人街進發。他們一起示威集會,夢想踏進新時代。
周耀輝當了六年新聞官,獲千挑萬選保送英國。那時候,電台經常播《血染的風采》,唱機交替repeat他與達明一派合作的首張專輯《意難平》,當中一首《盡在今夜》,描述死亡意象和背叛的歌詞,伴他進入人生低谷:「而你躺卧於被窩中,眼合上,口半張,髮披頰上;而你已遁夢境中,沒影蹤。」六四當晚,他已記不起在倫敦做過甚麼,「好奇怪,唔知係咪故意忘記。總之覺得唔會淨係咁,事情一定有轉機。我係咁樣天真期望。」

著名填詞人周耀輝有不少作品談及六四。

拒為任何一個政權說話

周耀輝不能承受如此殘酷的打擊,上司收到辭職信後,連忙越洋致電挽留,他故意不聽電話,「上司好擔心我黐咗線。做新聞主任,就係幫政府講說話。為任何一個政權說話,都係唔應該。」他承認當年很「濫情」,但沒有後悔,「好蠢囉,要賠返受訓嘅錢,用晒我所有積蓄。不過離開政府,係一個更寬廣嘅世界。」
正式離開崗位之前,有天他坐在尖沙嘴商場樓梯,身邊人潮熙來攘往,寫下《天問》歌詞,「大家如常返工、買嘢,包括我自己。點解我哋唔嗌、唔發問?問係一種力量,對自己誠實。有啲人夠膽去問,得到好慘嘅下場。中國人好容易認命,以為默默承受係美德,連天都唔敢怨。」

北京89年民運,遭軍隊坦克入城蹂躪。

嘆港人開始逃避現實

90年代初,周耀輝移居荷蘭,去年回港在浸大任教。他說感覺香港人在97年後開始逃避現實,流行曲只有情歌、情歌和情歌,「《天問》當年係港台十大中文金曲,家十大冇可能有呢啲歌,可想而知香港變成點。」這些年,他經常自我發問:「你係咪開心?如果生活艱難,下一步就要問,點解我哋嘅社會設計成咁?點解體制令我哋唔能夠改變生活模式,唔可以更平等、自由,因此更快樂?」不過香港人一直對自己說:「有乜好問?係咁㗎啦。」不發問,正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每年六四到維園,與陌生人和年輕人一起點亮燭光是周耀輝精神上的支持,「我唔係嗌口號嘅人,但都要用身體表達。我唔識得占卜六四幾時平反,事情往往出乎意料,而我唔會認命。少我一個人,燭光集會依然存在。多我一個,就係多一個人嘅重要。」

《天問》

抑鬱於天空的火焰下 大地靜默無說話
風吹起紫色的煙和霞 百姓瑟縮於惶恐下
縱怨天 天不容問
歎眾生 生不容問
瘋癲於漆黑的火焰下 沙啞的叫喊是烏鴉
洶湧起一天丹緋雪花 千秋的咒詛何時作罷

芸芸描寫六四的歌曲當中,《天問》最「露骨」,一直是內地禁歌。周耀輝希望藉流行歌詞,延續六四記憶,「當時香港好強勢,家啲人先會驚影響內地市場。」直至現在,每逢達明一派或黃耀明到內地開騷,總有人問:「佢今次會唔會唱《天問》?」他寄望89年後出生的一代,因此歌認識六四,「經歷過嘅人,可能因此得到力量都未定。」黃耀明去年首次破禁,在杭州西湖音樂節演唱此歌

《紅旗袍》

裹著你身體那一襲紅旗袍
像海棠一般濃絕的紅旗袍
春蠶吐出來那麼溫柔的高傲
默默地拒絕了外面世界的一切一切擁抱
撫摸着它 撫摸着它 你顧盼自豪嗎
脫掉它 可否脫掉它 你害羞嗎
請你看一看那海棠之下的真相 已不懂呼吸的皮膚

王虹的成名作《血染的風采》意外成為八九民運「主題曲」,其後她一直居於海外。90年達明一派為她監製新碟《風采依然》,周耀輝說,因為王虹的經歷,為她填的詞自然與六四扯上關係。他希望《紅旗袍》反思中國故有文化,「首歌嘅意象表達我感覺嘅中國文化,對比較殘缺嘅地方有一啲反省。」

《愛彌留》

但請不要為我憂愁 蝴蝶總比沙丘永久
但請相信我的荒謬 縱使真的不想遠走
像我這永沒法解釋的蒼白 像永遠蓋著撲克
像永遠在轉圈圈的筆劃 一生不過揣測
請不要問我今後 藏在死水中的缺口
請相信我的懇求 忘掉總比思憶永久
明白我始終必須遠走

《愛彌留》與《天問》同樣收錄於達明一派於八九民運後出版的《神經》大碟,坊間認為這是獻給六四亡靈的輓歌。其實歌詞是周耀輝離開香港前寫的,他不想解說太多,以免作者原意干擾聽眾的解讀,「好多人將呢隻歌閱讀成關於六四,賦予多重意義。文字就係咁有趣,離開嘅情緒,同六四發生嘅事有所呼應。」

《你真偉大》

是你生我 是你在鎖我 是你驚我終於惹禍
是你給我望你別給我 望你不要關心太多
何時何時爸爸你有試過愛我吧
何時何時爸爸你我放棄有高下
現在自視自是你說你有愛意
爸爸爸爸如全知
你那樣永恆 你那樣堅壯 你那樣偉大
你似上帝 我卻似螻蟻

1992年,港人的六四情緒開始沉澱,周耀輝往後的作品較少直接描繪六四,而是探討回歸前的中英角力、港人身份認同危機。周耀輝詞、黃耀明唱的《你真偉大》,以父子關係比喻爭取自由的天安門學生和港人,如何抗拒中共的家長式管治,「就算你係我老豆,係咪可以平等啲?可唔可以放肆啲畀我試吓反叛?係一種對於權力、政權嘅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