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月,我在澳洲的布里斯班電影節上看了《奇蹟》。現在回想起來,是枝裕和的電影我通常都在外邊看。《下一站天國》在釜山,《誰知赤子心》在康城。我還記得那一年,年僅14歲的小演員柳樂優彌,竟成為最年輕的康城影帝,令《2046》的梁朝偉恨得牙癢癢。是枝裕和教小演員做戲的確有一手,大概是天賦的才華。我不想憑記憶寫這段影話,所以進戲院重看。那感覺就像日本菜中的壽司、刺身、綠茶、清酒,清淡而雋永。我又留意到片中叫輕羮的日式甜品。
一對小兄弟航一和龍之介,因父母離異而被迫分隔兩地,弟弟跟着父親住在福崗,哥哥偕母親投靠鹿兒島的娘家。兩兄弟的角色,由一對現實生活中也是親兄弟的前田航基和前田旺志郎演出,是銀幕上罕見的毫不做作、毫不生澀的真實演出。今次重溫,再次見證了是枝裕和容許小演員很大程度的即興表演和自由發揮。他的鏡頭往往是捕捉他們的神態,而不是限定他們要作甚麼表演或說甚麼對白。那種庶民生活的實在感,令人不期然想起已故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撰文:黃國兆
http://blog.yahoo.com/freddiewongkwoks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