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吉利是有限公司》另有一首再生主題曲,在同場加映的短片《騎士旅館》已經大唱特唱,正片裏男主角之一搭上穿越印度的特慢火車,賀爾蒙一提升到溝女層面,便又再轟轟烈烈響起。叫《你去哪裏呢(我的可人兒)?》,流行於我狠狠收聽無線電的年代,可是基於神秘理由,之前居然聞所未聞。「你說話像瑪蓮德烈治,你跳舞似絲絲桑媚兒,你的衣服全部由包曼製造,你的頭髮綴滿鑽石和珍珠,真的有。你住在一間華麗麗公寓,座落聖米修大道側旁,收藏了滾石樂隊唱片,和沙薩狄士桃稱朋道友,真的是。」源自巴黎六八年五月那片樂土的符號,多得教人目不暇給,句句有往來無白丁之勢,炫耀名牌的招積程度遠遠超過今天廣東道的暴發戶。難怪此曲風靡一時,大概一舉成了當年文青虛榮夢幻的指南針,缺乏前仆後繼奔往現場吸收靈氣的條件,日唱夜唱也與有榮焉。
不過事隔四十多年,歌中好些品味代言人並沒有保着矜貴地位,別說八十後有眼不識泰山,連八卦觸角不那麼一路向(法蘭)西的異國老餅也不免烏雪雪。譬如桑媚兒女士,除非熱衷觀察該地舞壇,恐怕不會有任何印象──比較困擾我的卻是她的芳名,眾所周知zizi是法國俚語對男童性器官暱稱,等同北方人口中的「雞雞」和老廣所說的「啫啫」或「咕咕」,喪心病狂的基佬拿來做招牌還罷了,好眉好貌的舞孃怎會像演唱會的黃耀明那樣,肆無忌憚將小肉柱往自己頭上加冕?和她對仗的德烈治,流行面則廣闊很多,著名的濃濁口音依賴電影和唱片傳誦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