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暖化水浸殺埋身港府研究五招防洪排洪

氣候暖化水浸殺埋身
港府研究五招防洪排洪

【本報訊】氣候暖化毀滅人類的威脅令全球驚醒,特別是沿岸城市未來會遭受降雨量極端化及水位上升的淹沒危機,本港成為全球40個最受威脅沿岸城市之一,港府參照聯合國轄下組織的暖化影響評估報告,推算本港至2099年,氣溫最高上升攝氏6.8度,年降雨量升911毫米,水位則每年升3毫米,環保署正領導多個部門研究應變,渠務署就正檢討全港排洪和防水患能力。 記者:呂焯均

渠務署專責研究氣候暖化應變的高級工程師劉勝昌說,氣候暖化影響全球,最主要原因是人類的物質生活令碳排放嚴重,各國展開很多研究,包括監察暖化速度,評估影響和應對方法等。聯合國已成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至今已發表第4號報告書,詳細評估暖化的持續影響。全球最受水位上升威脅的城市,亦已組成世界大城市氣候變化小組,共同商議應變方法,香港在08年加入該小組,成為40個最受威脅沿海大城市之一,其他還有荷蘭鹿特丹、日本東京、印尼耶加達等。

未來或出現全年夏天

根據IPCC4號報告書的評估數據,再推算氣候變化對本港影響,結果顯示至2099年這87年,本港氣溫最高可能上升6.8度,最少也會上升3度,現時年平均溫度攝氏23.1度,即是未來可能出現全年夏天。年平均雨量現時是2,400毫米,但最高會增加911毫米,最少則減少561毫米,反映雨量變化極端,暴雨有時非常大,但也出現極乾旱的日子。水位方面,初步推算未來10年每年上升3毫米,現時水位是1.5米,過去每年上升則約2.8毫米。
劉勝昌表示,土木工程拓展署去年展開研究氣候暖化對本港海岸建築物設計的影響,渠務署則檢討本港排洪設施能力,該署剛完成首個地區研究,是地勢多平原的元朗和北區,今年將進行九龍區的研究。
元朗和北區研究初步結果顯示,暖化不會帶來即時影響,但長遠一定是負面的,需要加強渠務設施,主要有五方面,包括增建蓄洪池,以緩減大量雨水湧進渠道或河道,以致洩洪不足造成水淹;在山上開鑿雨水隧道截流,減少暴雨洪水湧下,減輕排水道壓力;在岸邊建造泵房,把低窪處的積水及早排走;加大加深渠道和河道;地勢低的鄉村區加建磯堤圍住,又建小型蓄洪池和排水泵。

劉勝昌表示氣候暖化,長遠會對元朗和北區有影響,需要加強渠務設施。 黃冠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