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經營船廠但苦無地方,這正是香港造船業的現況。有堅守在鴨脷洲海旁道的船排東主稱,七、八十年代是他們最光輝的時間,本港漁業仍未式微,漁船數目逾萬艘,造船以至維修需求極大。
但隨着香港經濟發展,漁船逐漸被淘汰,幸而遊艇數量激增,維修船隻廠家仍「有肉食」。對於地產商與船廠接洽「協助搬遷」,雖然部份已收錢走人,但仍有四成船廠商想繼續留低。當中堅拒搬走的周保船廠東主周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盼政府撐造船業
作為家族船廠的第六代傳人周先生坦言,「你(地產商)賠200萬、300萬畀我,咁我點呢?我自己有生意嘛!」20多年來他一直經營遊艇和漁船維修,更有承辦維修政府船隻的合約,收入相當不俗。眼見其他船廠逐間搬走,周先生目前最擔心的是,「政府用其他藉口要我哋搬走」。
國際漁業聯盟主席楊潤光知悉行家有心無地的情況後深表同情,直斥政府對造船業毫無支援,他已去信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要求政府盡快向業界開放鴨脷洲海旁道空地及訂定長遠計劃支援造船業。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