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病人在公立醫院做手術要大排長龍,醫管局顧問報告更發現,以瑪麗醫院為首的港島西聯網醫院,因緊急手術室不足,只有23%最優先及45%次優先手術,能於目標時間內進行;每天第一宗手術,更有逾七成病人未能準時被送到手術室,浪費手術室時間。
僅23%最優先手術能達標
醫管局內務運作委員會文件顯示,局方委託顧問公司於去年10月至今年2月,研究港島西聯網醫院手術室使用效率,該聯網包括瑪麗、東華醫院及葛量洪醫院等。研究發現,因緊急手術室不足,只有23%最優先手術能於目標的一小時內進行;只有45%次優先手術能於目標的12小時內進行。
有逾70%每日第一宗手術病人,未能被準時送入手術室,令手術延遲及推遲之後的手術,浪費手術室時間。而運送病人的環節出現樽頸位,是手術延遲的原因。病人即使預備好做手術,也要等30至80分鐘才被送入手術室,於午飯時間問題特別嚴重。
顧問報告建議聯網應增加緊急手術室數目,加強指定人手負責運送病人入手術室,改善流程,為醫護人員定下清晰準時做手術的目標;顧問建議設立一個新的手術室辦公室,落實有關建議。醫管局會於本年度先在港島西設立手術室辦公室,若成效理想會推廣至所有聯網。
於瑪麗任職的公共外科醫生聯盟主席傅錦峰醫生表示,換肝、換腎及腦出血等均屬最優先手術,斷手等創傷則屬次優先手術;他指手術被推遲絕非因醫護遲到所致,當局應檢討整個手術流程,如是否運送病人的健康服務助理不足,或升降機不足而令病人遲到手術室。他曾試過在手術與手術之間,要等半至一小時,病人才被送到手術室,浪費手術室時間。
港島西聯網手術室調查主要結果
1.緊急手術室不足,只有23%最優先及45%次優先的手術,能於目標時間內進行
2.有超過70%每日第一宗接受手術的病人,不能準時被送到手術室
3.病人要等30至80分鐘才被送入手術室
資料來源:醫管局內部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