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nd被政府形容為協助市民對抗通脹的工具,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兼任講師黃元山卻直斥是一項「好差的政策」,但若從投資者角度出發,他認為iBond是一項「有贏無輸」的投資。
「我好反對呢個政策,但係支持人去買iBond。」黃元山由政府發行首批iBond到準備發新一輪iBond,都一直批評這項「塞錢畀人使」的政策並無對症下藥,「唔知想啲錢俾咩人使?」然而他又指出,iBond基本上是政府福利,「好似派6000蚊咁,雖然唔贊成派,但都一定會要。」
「塞錢畀人使、零風險」
市場普遍預期通脹有所回落,會影響iBond息率,但黃元山表示,有政府「包底」的iBond是「零風險」、是「免費午餐」,若與政府同年期的債券回報比較,iBond仍然是好投資。首次有認購的黃元山說,今次認購的投資者肯定較上一次多,分配比例勢遜於前一次,他除提醒市民不要因「抽唔到或唔夠」而於二手市場買入iBond(因二手價格會將通脹因素反映),反而考慮將手持的舊iBond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