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上市公司驚青 個半月套75億樓市狼來了 港企速掟物業

11家上市公司驚青 個半月套75億
樓市狼來了 港企速掟物業

【本報訊】梁振英當選特首剛滿兩個月,未有一個發展商站出來唱淡樓市,樓市更節節上升,期內造就最少11家上市公司出售資產套現,涉資約75億元,公司的理據多是見到「出貨」良機,市場人士卻認為,「出貨」潛台詞是後市跌多升少,恐怕「蘇州過後無艇搭」。
記者:石永樂、林志光、陳健文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都表明,未有收回打壓炒樓措施之意,甚至有「加碼」可能,但反映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最新報103.35點,已突破97年高位,刷新歷年紀錄,市場更估計樓價未見頂。然而歷史告訴大家,投資高手只會於最高峯前「出貨」,觀乎過去個多月,就最少有11家上市公司趁高位「出貨」,其中樂聲電子(213)以48.8億元出售中環商廈,呎價超過2.8萬元,創全港甲級商廈新高。

工業股零售股都散貨

11家「出貨」的上市公司除有做物業投資的,亦有工業股、零售股,其中5家所披露「出貨」的原因大意都是物業價值已獲充份反映,現時已經是套現良機。高力國際(香港)住宅買賣部行政董事潘偉基表示,其實大家都已感覺樓市再上升的空間有限,而且前景又未太明朗,無論業主、家族或發展商,都不妨趁現時的好時機,可獲較大利潤下,將一些持有多年的物業,先沽貨套現。
的確,多家「出貨」的公司中,不乏「持貨」經年的物業,其中賣珠寶的景福(280)月初公佈,以1億元出售的荃灣沙咀道老舖,就持貨幾十年;而信德(242)上月出售的星光行物業,亦是持貨20多年。景福集團總經理王嘉琪接受查詢時表示,集團持有上述物業已有幾十年,亦是景福唯一持有的舖位,出售純粹商業決定,目前無打算買舖,寧願繼續交租。
誓言協助無樓市民置業的梁振英勢必推出多項房屋及土地政策,高溫的樓市必有「新景象」。潘偉基指出,本港特區政府將換屆,加上銀行估價不足等,未來都影響本港經濟及樓市發展,單看發展商賣樓已不再如年多前般,定價跳級上,而是較貼近市價推盤,已反映他們求套現之心頗強。

陸叔:或看淡上場後樓市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陸叔)表示,「上市公司賣樓梗係計過條數,認為個價吸引先會賣,當然亦可能感到後市跌多升少,或者看淡梁振英上場後的樓市。」
陳永陸又補充,上市公司好多時趁低位買入物業,高位沽獲利,上半年經營環境欠佳,出售物業有助「省靚」盤數。

上市公司接連沽售物業

11/4
包浩斯(483)
出售:九龍工廠物業及車位(九龍啟祥道9號信和工商中心)
作價:5400萬元(賺1300萬元)
原因:最近經濟放緩,拖累集團銷售,預計該等物業於未來未必可以全部使用

16/4
和記行(720)
出售:美國銀行中心物業
作價:3600萬元(持貨4年賺1018萬元)

16/4
丹楓(271)
出售:大潭紅山半島住宅物業
作價:9000萬元
原因:因應市場形勢及租金回報率正遞減

18/4
信德(242)
出售:星光行物業
作價:6.45億元(持貨20多年賺2.62億元)
原因:相信該物業之價值已獲充份提升

30/4
力寶華潤(156)
出售:淺水灣道5號詩禮花園物業
作價:1.22億元(賺2000萬元)
原因:為出售物業良機

3/5
景褔(280)
出售:荃灣沙咀道舖位及寫字樓
作價:1億元(建於1968年,賺9460萬元)
原因:套現作額外營運資金

4/5
閩港(181)
出售:筲箕灣中心商舖
作價:438萬元(賺86.6萬元)
原因:市況改善,應把握時機出售該物業

8/5
樂聲電子(213)
出售:干諾道中物業
作價:48.8億元

最高呎價

11/5
英皇集團(163)
出售:荃灣英皇娛樂廣場全幢
作價:14.5億元(持貨18年賺9000萬元)
原因:合理價格將該物業套現之良機

17/5
興勝創建(896)
出售:沙田工業中心物業
作價:3168萬元(持貨5年賺1160萬元)
原因:套現良機

22/5
無限創意(8079)
出售:灣仔天樂廣場物業
作價:7200萬元(持貨2年賺46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