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萬元簽賬額信用卡婆婆拒申請 渣打夾硬批

14萬元簽賬額信用卡
婆婆拒申請 渣打夾硬批

【記者陳凱迎報道】年近70歲的陳女士收到渣打銀行職員來電,游說她申請信用卡,她當時拒絕,數日後卻收到渣打發出簽賬額14.2萬元的信用卡。陳的兒子質疑渣打挪用其母在該行的賬戶資料批卡,並引述渣打稱職員覺得她當時口說不要、實際需要。渣打則稱是員工誤會,已作訓示。
陳女士的兒子蔡先生向本報表示,母親收到渣打職員來電游說申請信用卡時,已表明年事已高,無需信用卡。翌日渣打職員再來電游說出卡,陳稱當時只答應收取信用卡的宣傳單張,豈料數日後收到渣打發出的萬事達信用卡,簽賬額達14.2萬元。

口說不要實際上需要

蔡質疑,渣打職員擅自挪用母親於該行的賬戶資料,未得她同意就替她申請信用卡。蔡向渣打投訴,對方卻稱翻聽陳女士與職員的對話錄音後,覺得她口說不要信用卡,實際上有這需求,才會發卡。蔡說,當他質疑簽賬額何以逾14萬元時,渣打更稱是蔡看錯,堅持簽賬額是2萬元,「封(發卡)信白紙黑字寫明(簽賬額)係14萬2千,(渣打)仲講到係我哋有問題!今次就申請信用卡,點知下次會唔會用我呀媽嘅資料貸款或做其他嘢!」

渣打銀行被指挪用客戶個人資料。 資料圖片

認員工溝通技巧不足

渣打回覆時承認,職員致電陳女士時未能與她清晰溝通,或誤解陳的意思,就此致歉,並已安排取消信用卡。渣打指,該行有守則及監管制度保障客戶個人資料,相信今次事件是個別員工溝通技巧不足所致。
負責監管銀行的金融管理局發言人不評論事件。但根據《銀行營運守則》,銀行收集、使用及保存客戶資料,無論何時均須遵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及相關實務守則;銀行須在客戶要求發出新卡時方可向客戶發卡;銀行首次使用客戶個人資料作本身促銷用途也應通知客戶,如客戶要求,該行須停止將資料作此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