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地點 10年僅一隻產卵深灣遊艇趕絕綠海龜

繁殖地點 10年僅一隻產卵
深灣遊艇趕絕綠海龜

【本報訊】南丫島深灣是本港主要綠海龜繁殖地點,由90年代至2003年間,每年均錄得綠海龜上岸產卵紀錄。但過去10年間綠海龜於深灣產卵數目銳減至一隻。有保育團體指深灣海域近年遊艇活動大增,嚴重影響綠海龜繁殖,促請政府延長每年6月至10月深灣海灘封閉時間,禁止船隻進入海灣。
記者:蔡建豪

上世紀60年代本港曾有多達40個綠海龜繁殖點,現只餘南丫島深灣,1998至2003年間共有14隻綠海龜於深灣沙灘產卵達3,000隻,成功孵化及放生600隻小海龜。政府99年將深灣及附近水域劃為具特殊生態科學價值地點,每年6月至10月綠海龜產卵季節會封灘。但03年至今,漁農自然護理署只曾於08年錄得一隻綠海龜產卵紀錄。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主席程詩灝表示,綠海龜習性是在出生地附近的淺水區域交配。他指出,綠海龜會在農曆初一潮水大漲時上岸,以減省岸上爬行距離。至於綠海龜如何懂得計算曆法,科學家至今未能解開疑團。

南丫部落舉辦保育綠海龜活動,讓小朋友模擬找尋龜蛋,學習保育意識。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提供圖片

建議延長封灘時間

程詩灝解釋,雌龜一窩卵約有100隻,一個繁殖季度可產卵3至7次。海龜卵約60天後會孵化成小海龜並會在晚間循月光游出大海。他強調小海龜一般在30年後返回出生地繁殖,昔日在港出生的小海龜應漸次歸來,但近年海龜產卵數目銳減已是警號。
深灣水域近年假日遊艇越來越多,各式水上活動嚇怕綠海龜。他建議漁護署封灘的日子延至3月,並將深灣整片水域劃作不准遊艇進入的禁區。該會與綠色力量將於下月至9月期間,於南丫島舉辦綠海龜生態展。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該署在綠海龜繁殖季節有定期監察沙灘的環境,若孵化期出現連場豪雨或颱風,會人工孵化提高小海龜存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