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區股市今年以來的表現本來不錯,然而歐債風暴一再吹襲,希臘退出歐元區及西班牙將被降級的消息盛囂塵上,拖累環球金融資產價格。身處市況動盪的時代,投資者如何克服恐慌,為組合挑選有核心競爭力的入息策略?
理想的股票入息策略不應只專注於某一個國家或行業,考慮長遠回報更為重要。例如,當市場看好亞洲時,有機會忽略股息較高、較穩定及發展不錯的澳洲企業。另一邊廂,越多迹象表明中國經濟已度過周期性低谷,股市估值繼續保持吸引力,可考慮增持。澳門濠賭股亦受惠於增長改善,有不錯的表現。而南韓股市已從年初反彈,料投資者有機會獲利。
能源股估值偏低
在行業方面,股票入息策略應同時着重企業的盈利增長前景及股息。最近銀行及金融股受歐美前景憂慮而大幅調整,可視為投資機會。近日大型澳洲銀行股如澳盛銀行(ANZ)和聯邦銀行(CommonwealthBank)及中國的建設銀行(939)均備受看好。
商品方面,能源股則有機會受惠於伊朗危機而具獲利潛力,其中中海油(883)估值偏低,頗為吸引,而必和必拓則可視為較可靠的選擇。受美國增長憂慮影響,台灣科技股呈跌勢,有機會拖累組合表現,但現時科技股估值大致偏低,增長或有上行驚喜。
亞太股票入息策略如何與眾不同?
投資者可繼續吸納由市場波動創造的新機遇。尋找有增長潛力高息股,並適當地運用逆向思維,在跌市時果斷地買入被低估的優質股,在市場回升時自然勝人一籌。
亞太區靈活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將有機會抵銷歐盟危機和美國的負面影響。加上各國現推行寬鬆貨幣政策,選擇具股息增長概念的股票入息策略基金,有助防止高通脹蠶食現金購買力,為投資者提供多一重保障。
此外,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能幫助投資者規劃長遠的投資,為組合挑選一籃子優質的派息股,更有旨在每月提供較穩定股息的投資以供選擇,可助達致穩定收入及資本增值潛力的雙贏局面。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