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沙頭角部份禁區今年初局部開放,吸引遊人湧至,令人期待極具歷史意義的中英街快將受惠其中。這片禁區中的禁區,華界部份兩年前曾高調招商,廣建百貨商場和吸納名店,矢志打造「小旺角」。但《蘋果》日前到中英街視察,發現進駐名店大多生意淡薄,商場十室九空,人流大部份仍是走私水貨客,中英街「升呢」失敗。
記者:林子游 江戈 馮樂琳
目前港人要到中英街觀光,大部份要經香港旅行社報團才能前往;內地人可在沙頭角關外找旅行社臨時報團,有深圳戶籍居民只要花10元便可進關。
名店生意慘淡
步出沙頭角關口,向前走到界碑就是中英街起點,街道左方為華界、右方為港界。華界首兩間店舖,是化妝品名店卓悅和Colourmix。轉往左邊橋頭街,可看見三幢現代化百貨商場,商場地舖開設榮華餅家,食家蔡瀾代言的罐頭鮑魚亦在場內出售。
當遊人真正入場觀察,即發現「小旺角」的繁華是假象。最新的第三期商場,竟然三層都只賣跟團到韓國必見的手信朱古力,其餘貨種極少,缺乏吸引力;而第一商場僅得幾間店舖營業,儼如死城。
至於榮華、卓悅和Colourmix,全部生意慘淡,與香港分店人頭湧湧的場面大相逕庭。面對「水客多過遊客」現況,中英街的卓悅在最當眼位置並非賣化妝品,而是一盆盆盒裝果汁,靠做水貨客生意苦撐。中英街「升呢」失敗事出有因。2010年中,深圳市沙頭角商業外貿有限公司(簡稱沙商),宣稱斥資兩億元,在中英街興建大型購物商場,並將招商工作判予國際性物業代理「高力」,矢志招徠名店進駐。
消息人士透露:「最初唔少名店想入嚟開舖,但後來發現好多營商法規有別於內地其他地區。以稅制為例,內地營商要納稅,但中英街係免稅區,咁究竟使唔使畀呢?有商戶又曾要求貨品進口豁免檢查,但沙商每事都係口頭承諾,不了了之,終於令商戶同高力縮沙。」
《蘋果》向沙商及高力了解,前者拒訪,後者僅稱雙方合作結束。資料顯示中英街現今每日人流僅得數千人,大部份「遊客」都是水貨客,以「螞蟻搬家」形式走私益力多、即食麪等低檔貨品謀生。
關口細排長龍
在中英街營商多年的北區區議員溫和輝,直言提升商店檔次不易:「有能力買奢侈品嘅內地豪客,會嫌中英街冇嘢玩,倒不如直接出油尖旺掃貨!中低消費力嘅內地旅客又嫌關口太細,買少少嘢都要同水客逼一、兩個鐘頭至出到關。至於名店寄望水客嚟掃奢侈品更不設實際,因為關口細、目標大,水客好易畀關員捉住打稅。」
記者訪問出入中英街的內地人,大多覺得水貨客搶貨影響購物氣氛。在中英街土生土長的港人吳先生,亦看淡前景。「雖然有名店開喺度,但據觀察真係冇人幫襯。」然而,亦有店舖投資中英街成功,據知著名參茸店東方紅想出絕橋,在華界龍頭藥房設立專櫃,避免自行開店捱貴租,又可以集中銷售中低價藥材補品,藥房店員表示銷情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