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非偵探 不負責審查新股核數師呼寃怪責保薦人

強調非偵探 不負責審查新股
核數師呼寃怪責保薦人

《專訪》
個別新股上市不足兩年,有份參與上市工作的核數師便辭職,上市公司質素備受質疑,投資者亦問:核數師為何沒及早發現?香港會計師公會副會長趙麗娟卻指,核數師主要靠管理層提供資料,並非做偵探,惟保薦人在盡職審查方面至為重要。 記者:高淑嫻

證監會正就加強保薦人規管進行市場諮詢,趙麗娟接受訪問時同意,保薦人的角色最要緊,每宗新股上市應由保薦人先做風險管理,根據公司往績、前景及管理層質素等因素,去決定是否接一宗生意,然後再交由核數師、律師及其他專業人士進行各項工作,深入的盡職審查一定要由保薦人負責。

與公司要有合理信任

她認為,市場當然會對核數師的工作有信心,但把上市公司出事的責任推給核數師就不公平。她強調,核數師替新股核數主要根據管理層提供的資料,核實公司過去3年賬目,預測數字亦是按管理層作出的假設去判斷合理與否。「管理層會提供客戶單據,又簽名確認資料真確,核數師要對管理層有信心,不可能張張單都以為是假的」。
核數師會用專業判斷去決定是否接一個客,如果接了單生意,雙方便有合理信任,趙麗娟承認,核數師辭職並非普通情況,「係去到極端情況,個客畀張單我,我不知真定假,不能開展核數工作,連原先應有的合理信任都無埋,就唯有辭職。」
趙麗娟多番強調,核數師並非偵探,不負責調查工作,盡職調查應由保薦人負責,舉例說,核數師會查閱管理層提供的單據,但不會親身走去查證上市公司所講的客戶是否存在。「你可以找會計師做調查,但收費與工時不同,要事前講清楚工作範圍,核數師就只是核數」。

向公司員工打探實情

雖說核數師不負責調查,但會就管理層提供的資料提出合理懷疑。她表示,如果想查察一間公司是否有問題,最重要留意公司的行為是否有別於慣常做法。為了證實管理層的講法屬實,趙麗娟根據個人經驗說,核數師要跟公司不同部門的員工傾偈,以較輕鬆手法打探公司情況,綜合各方說法,得出結論,尋求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