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無論在報章、電視都不難看到劉達強警司蹤影,向市民解釋長沙灣警員開槍擊斃斬人男子案。劉sir加入警隊三十多年,除了要處理繁重的刑事案,公餘甚至放棄休息時間,自願擔任談判員,24小時隨時候命。他多年來抱持「生命很寶貴」信念,迎難而上,成功拯救200多名在「鬼門關」徘徊的企圖自殺者,游說他們放棄自毀念頭。「救人喺我哋嘅終身事業!」深水埗區助理指揮官(刑事)劉達強是2012香港人道年獎五名得主之一。記者:譚靜雯
劉達強90年開始參與警察談判小組工作,二十多年來拯救過200多條生命,但其實談判專家全部由一群自願參與談判訓練的警務人員組成。劉sir直言深水埗區的報案數字比油尖旺區更多,工作繁重,壓力又大,縱然要24小時「oncall」,他仍願意公餘時兼任談判員,只因為生命很寶貴,「雖然好多時候執勤都喺夜晚,最重要萬事唯心,肯做就做到!」
譚建平神父心繫囚徒
劉sir坦言,每名企圖自殺者背後都是一個悲劇故事,可能受疾病、情緒、精神等的困擾才有輕生念頭。身為談判員要與當事人真誠對話及聆聽,助他們解決問題,「談」而不「判」的態度非常重要,切忌對當事人作主觀或價值判斷。獲獎後劉sir最感謝家人對他的支持,令他可以無後顧之憂,「談判嗰幾個鐘頭完全忘我,將自己個人理念放低,先可以接納別人嘅投訴。」
來自美國的譚建平神父畢生為香港在囚人士、精神病患者、貧苦老弱作無私奉獻。30多年前譚神父來港擔任懲教署義務司鐸,每星期風雨不改走遍不同監獄,主動與被社會遺棄的在囚人士交談,只為給予他們關懷及鼓勵,協助他們重回正軌,改過自新。年屆80多歲的譚神父接受人道年獎後說,將在未來數年退休,不過在囚人士、病患者仍縈繞於心,他從未想過離開香港,會以香港為家,會繼續服務社會。
由香港紅十字會與香港電台合辦的「香港人道年獎」今年第五屆,以表揚社會上用實際行動充份體現人道精神的人士,今年5名得獎者都不求任何回報,默默為有需要人士服務。
2012年香港人道年獎5名獲獎者簡介
‧高誌樫(歷奇教練)
12歲因意外失去右手,積極投入義務工作,為傷殘人士提供各種體育活動、歷奇訓練
‧王惠芬(融樂會總幹事)
10多年前開始服務少數族裔社群,01年更成立融樂會,爭取立法禁止種族歧視
‧譚建平神父(RevThomasAnthonyPeyton)
來自美國,一直擔當懲教署義務司鐸,縱然行動不便,堅持每星期到監獄探訪
‧梁子正(兒科醫生)
教內地偏遠地區醫生救活初生嬰兒技術,又捐贈醫療儀器,令內地新生嬰兒死亡率下降
‧劉達強(警司)
為深水埗區助理指揮官,公餘時兼任警察談判小組成員,成功救回逾200名企圖自殺者
資料來源:香港人道年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