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攝氧量」是指人體能夠攝取的氧氣,並運送及轉化成為運動能量的最大能力;也被稱為最大耗氧量,是反映帶氧運動的能力,亦是常用評估心肺耐力的指標。
其實最大攝氧量就如一輛汽車引擎內的氣缸,容量越大,馬力便越大。最大攝氧量的英文名稱是MaximalOxygenUptake,簡稱為VO2max,V代表Volume體積、O2是氧氣、Max是Maximum最大的意思。計算最大攝氧量的單位,是以每公斤體重每分鐘的攝氧量來表達(單位:毫升/公斤/分鐘,ml/kg/min)。
一般成年男士的最高值約為40至45ml/kg/min,女士為35至40ml/kg/min;奧運水平的長跑選手可高於75以上,而一般英超足球員則為65左右。透過耐力訓練,可以提升個人的最大攝氣量值,但要視乎身體結構而定。
量度最大攝氧量的方法,需要在跑步機或單車機上進行運動,再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到筋疲力竭時,利用攝氣儀器來即時量度。不過,是否所有參與運動的人士,都必須接受最大攝氧量的評估?答案是不用的。這做法只是針對需求高耐力的項目,諸如馬拉松長跑、長途游泳、單車,以及三項鐵人等;一般非耐力性的競賽項目,包括乒乓球、武術和體操等,則無需進行評估。影響最大攝氧量的因素有遺傳、性別、年齡、訓練內容等。
文:雷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