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細雨打着一張張稚氣的臉,結他手狼狽的躲在傘下彈奏。旺角躁動的人潮,為這群90後「哀音人」停留片刻。六四前夕,哀音人走遍港九新界,為廣場上永遠年輕的靈魂,傳頌不死的勇氣。哀音所到處,有人送上食物,有人怒擲雞蛋;有人決定重返維園,熄滅多年的燭光再次燃亮。記者:白琳
「媽媽我沒有過錯,風吹雨下,我不想再懦弱。」哀音人的一字一句,唱進香港人的心坎。一批中文大學學生,上周日在旺角行人專用區冒雨報哀音。有輪椅人士撐開傘子,為學生遮雨,傾訴六四心情,「我呢生人,未試過流咁多眼淚」。
哀音人輪流向路人自我介紹。「六四嗰年,我未出世。直到中三中史堂,老師播片,我先知道呢件事。」「究竟廣場幾多人死?幾多人傷?冇人同我哋講過。」間奏響起,他們齊聲宣讀《絕食書》:「絕食乃不得已而為之,也不得不為之。」
公義未彰顯 唱得想哭
哀音人指揮、1990年出生的Sarah相信,不少路人曾經參與89年百萬人遊行,「好多人過咗咁多年,遺忘咗嗰種憤慨,希望90後嘅歌聲,可以喚醒大家心中嗰團火。」云云悼念六四歌曲中,她最喜歡唱《海闊天空》,很多同學唱得想哭,「隻歌講追尋理想。即使十幾年之後冇再唱,希望今日企喺度嗰種心,一直喺人生延續落去。」
「沒有製作」去年首次舉辦報哀音悼念活動。最初20多人拉雜成軍,今年招攬過百名90後大專生,分批到18區演唱。各區街坊反應不一,深水埗有市民主動送餅送蛋糕,伯伯三五成群圍在一起討論六四。銅鑼灣手挽名牌紙袋的自由行旅客站在一旁好奇地觀察,沉默不語。
90後哀音人「阿面」最初對趙連海和陳光誠等維權人士的悲劇感好奇,追查之下「意外」發現六四這段歷史。為何絕食被說成動亂?為何中共用槍和坦克屠殺人民?他想不出答案。「一日中共冇解釋,公義得唔到彰顯,我哋都要爭取。希望香港人停低聽我哋心聲,記返起當時嘅心情」。
天降雞蛋 冷靜唱下去
「沒有製作」成員阿麟說,90後沒政治包袱,歌聲年輕純真,觸動不少路人。很多市民訴說六四是埋藏心底的傷痕,對中共由失望變成絕望,爭取平反的動力日漸磨蝕,多年沒去燭光集會,「原本覺得香港冇希望,共產黨唔會平反。見到呢班後生仔又有番希望,今年會返維園」。
明愛大專生曾在晚上到調景嶺地鐵站外報哀音,突然一隻雞蛋從天而降,濺污學生的鞋子。目擊過程的Catherine事前已有心理準備會遇上反對聲音,「可能太近民居。我哋唱咗三次,第三次佢就掉隻蛋落嚟。」同學相當冷靜,繼續唱下去。
報哀音之前,90後參加工作坊認識六四,在角色扮演環節飾演絕食學生、媽媽或當權者,內心掙扎應不應說謊掩蓋歷史真相之時,大家都哭了。經過連串衝擊,Catherine更了解學生絕食的理念,「好多人淨係知道政府輾死好多人。點解佢哋放棄學業行出嚟做呢件事?家嘅學生又應該堅持乜嘢?90後關心社會,知道六四始末好緊要。」市民可到facebook查閱報哀音時段: https://www.facebook.com/lifeagain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