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添食來港發國債下月鬥iBond 食息一族有福

中央添食來港發國債
下月鬥iBond 食息一族有福

【本報訊】市場正期待「通脹掛鈎政府債券」(iBond)下月初面世之際,消息透露,為配合香港回歸15周年,財政部計劃下月第四度來港發行國債,總發行規模應會創歷次新高,超越去年的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紀錄,或接近300億元。 記者:劉美儀

消息稱,新一批國債供散戶認購的部份,冀能超過去年的50億元水平,惟詳情仍待發行人決定,不排除有所修訂。據悉,財政部代表於上周來港,與擔任是次國債發行的環球協調人及安排行舉行初步籌備會議,若時間配合國債能於6月下旬面世,將是今年以來,本港市民首次有機會公開參與申請認購的人民幣點心債。

兩年期票息最少2厘

港元及人民幣零售債券突然相繼湧現,對「食息一族」而言,最關注當然是票面息率水平。去年供散戶認購的兩年期部份國債,票面息率僅1.6厘。
消息說,過去半年,點心債在二手市場的孳息率有一定升勢,雖然國債始終屬主權級別極低風險,但考慮慶祝回歸等因素,估計以同樣兩年期國債為例,今年的發行票面息可望最少達2厘,以競價入標的機構投資者部份,料息率亦普遍較去年為高。
財富管理及零售銀行界人士認為,單以票面息率計,含有社福債成份並以過去半年平均通脹率計算的iBond,回報率應較國債略高,但面對目前股市低迷,以及零售客戶缺乏可取投資出路下,相信無論iBond或國債均有捧場客支持。
然而,隨着人民幣升值前景看淡,業界相信,以往「專登」兌換人民幣以認購國債的需求或會減少,估計已持有人民幣存款的存戶才會熱衷申請。

涉近300億 歷來最多

據悉,擔任是批接近300億元國債安排行的銀行,除包括三間發鈔行外,其他四大國有銀行的本港附屬機構或分行亦會在列。財政部早於09年9月配合中國60周年國慶,在港首次發行60億元國債,之後在前年及去年先後再在港發行80億及200億元國債。
去年財政部發行的200億元國債,撥予供機構投資者認購的金額為150億元,經金管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招標,債券年期分3、5、7及10年期四部份,因需求熱烈,四部份票面息率分別訂為0.6、1.4、1.94及2.36厘,超額認購3.63倍。而供散戶認購的兩年期部份共50億元,票面息率與前年一樣,為1.6厘。
一如以往,因財政部國債屬主權級別風險債務,符合金管局簡化銷售程序,故已持有投資戶口的客戶可在銀行分行的傳統櫃位申購,銷售過程的時間會顯著縮短,亦毋須錄音。

新一批國債發行情況

規模:料接近300億元人民幣
兩年期票息:料超過2厘
發行時間:最快6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