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中國與英國簽署《北京條約》,1898年再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九龍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的新界地域租借予英國99年。翌年中英雙方沿着邊界一條乾涸河流、原名「鸕鷀徑」的位置,把沙頭角分割為「華界」與「英界」,全長約250米,正是今日中英街。
80年代金舖林立
兩界居民原本自由出入中英街,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港雙方亦於1951年收緊邊境管制,中英街變成禁區。1978年內地改革開放,中英街因為特殊地利而開始興旺。
八十年代初期,中英街商人先看準內地日用品資源缺乏,單賣牙膏、即食麪等亦有生意做;到八十年代中期,內地人開始求購金器,金舖成行成市,當年周生生亦在中英街開舖,每月舖租搶高至22萬元。資料顯示,到八十年代末,中英街半年內的金額銷售數字達6.5億港元。
隨着九十年代流入大量假貨,中英街名聲迅速敗壞,商舖陸續結業,最後淪為水貨客走私天堂。早前網上瘋傳一份據稱是旅行社流出文件,就指內地客遊港澳時50件做不得的事中,其中一件是「不要在深圳中英街買任何物品」。《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