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獨家XL探頭驗肥人肝掃描評估纖維化又快又準

中大獨家XL探頭驗肥人肝
掃描評估纖維化又快又準

【本報訊】患肝纖維化的肥胖人士,因肥膏太厚,難靠無創的肝纖維掃描檢查評估病情。中文大學引入全港獨有的「加大碼探頭」(XLprobe),能深入肥人厚厚的脂肪層,偵測肝臟纖維化情況,研究證實它能為逾半肥人量度肝纖維化情況,準確度達94%,有助及早控制病情,預防肝硬化及肝癌。
記者:梁麗兒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黃麗虹稱,該校2009年起與法國波爾多大學作聯合研究,累積286名肝病患者參與,196人為港人,餘下為法國人。整體有42%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其他為乙型或丙型肝炎。61%為肥胖人士、即體重指標(BMI)超過25。全部人同時接受肝穿刺及肝纖維掃描器的檢查,以評估效用。

無創傷也無輻射

整體約有三分一肥人,因皮下脂肪層較厚,不能靠常用中碼探頭做檢查,他們其後再進行加大碼探頭的檢查,最後有57%人能成功評估肝纖維化情況;餘下人士被建議改用傳統肝穿刺檢查。分析又指,肥人如BMI高於30,使用加大碼探頭檢查的準確度為94%,若用中碼探頭,準確度只有74%。
肝纖維化掃描器除了無創傷性及無輻射,病人只需5至15分鐘便可完成。探頭利用超聲波評估肝臟的纖維化程度,一般人使用的中碼探頭只能深入25至65毫米。中大引入的加大碼探頭則深入到35至75毫米,可為肥人做評估。每次檢查費用為1,200元。
黃麗虹說:「用中碼探頭嘅病人,越肥越唔準,甚至出唔到數據,病人脂肪層可能已有30毫米,加大碼探頭就可以做到檢查。」未引入加大碼探頭前,肥人要靠傳統肝穿刺作檢查,期間會感痛楚,當中約千分之三人有刺穿內臟風險。
中大肝臟護理中心主任陳力元說,本港約有23%肥胖人口,其中61%患脂肪肝、5%有嚴重纖維化。由脂肪肝演變至肝纖維化及肝硬化,或要10至20年時間,長遠增加肝癌風險,故肝纖維化病人應定期做肝癌普查,包括控制肝炎情況、靠飲食節制及勤運動,改善病情。

加大碼探頭(左)與中碼探頭(右)。

個案
減肥手術改善病情

周女士(61歲)受家族遺傳影響,患有嚴重肥胖,高峯期有230磅,體重指標(BMI)高達44.8。肥胖令她百病交纏,包括高血壓、睡眠窒息症、脂肪肝等,她最後要靠加大碼探頭,才能證實患有肝纖維化問題。她完成減肥手術後,所有病情包括肝纖維化問題也有改善。
周女士稱:「如果有無創性儀器做到肝纖維化檢查,梗係唔想做傳統肝穿刺,無端端被針刺一下啦!」她說自小不愛吃肥膩食物,每餐吃不到半碗飯,估計肥胖或與遺傳有關,透露其父母及兄弟姊妹均屬肥人。她去年曾進行腹腔鏡胃結紮的減肥手術,成功減去30多磅,BMI跌至38。之後接受中碼探頭的肝纖維化掃描器檢查,但未能作出準確量度。中大最後改用加大碼探頭,才得以診斷她患上肝纖維化。周女士期間一直接受營養師建議,努力減肥,如今減至179磅,BMI為37.7,肝纖維化病情也獲得改善。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