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流人生:雜誌已死

下流人生:雜誌已死

周圍吹噓「雜誌已死」終於引得雜誌界人質疑:借問聲,報攤晒冷的話閒閒哋鋪出幾百平方呎書海,目測數量怕且都有一二百;周周出版的還要一開三,叠起成吋厚,單計印刷費都跑贏售價幾條街,蝕住賣都不是新鮮事。
對於別人的問題總是唯唯諾諾也總有按捺不住的時候。我說的,不是立刻死。所有事物必先腐壞而步入死亡倒數,原因各有不同,有些逐漸為時代演變而消逝,有幸被標籤為「不朽」;有些簡直為世所不容,最好未曾出現過。報攤上紛陳列隊的雜誌類型雖然多,但勉強生存的有眼可見,剩下八卦和女人兩大書種搶生意,皆因米飯班主一位叫美容一位叫鐘錶,不幸的是廣告費逐年北飄食大茶飯,一塊餅,全世界爭,你話,不投其所好鱔稿連連又點捱落去?「雜誌」兩字在於「雜」,之所以在九十年代網絡開放那天,已經宣告玩完,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
沒有「雜」,剩下「誌」。單拖再上路,沉澱過後,重新思考。來自台灣的「下北沢世代」就以之為實驗對象,創立Zine文化「ArtBookProject」。他們認為,「誌」的未來,就是騎馬釘裝、少量手作的小冊子,形式不受限制,簡單如A4紙對摺再對摺,沿着中間裁一刀,在上面發揮個人創意,填滿空白,打上編號,就是一本活生生的Zine。
我在旁,冷眼旁觀,喂,咁搞法,即係齊齊返學堂上手工課,偷偷摺隻大笨象畀鄰座女孩啫!你話,死唔死?!

作者:曾凡(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一、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