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facebook上市,再次將投資銀行貪婪行為暴露人前。fb包銷商摩根士丹利,在上市首日力托股價之際,匆匆推出多隻股票掛鈎票據(ELN)及股票累積期權合約(Accumulator),「息」誘及以折讓價吸引香港在內大客接貨,fb連日急瀉,相關衍生產品蝕入肉,大戶「輸鑊甘」。記者:李嘉麟
投行貪婪已非秘密,兩個多月前一名前高盛主管在《紐約時報》撰文,踢爆投行如何貪婪、短視、自利。fb上周五以100倍PE的高昂估值,正式於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首日有大摩護航,不斷接貨托價力保不致「破發」,該股當日收市價僅較發行價微升0.6%,至38.23(美元.下同)。
已跌穿ELN行使價
滿以為fb守得住38元上市價之際,大摩一邊接貨托價避免「破發」,一邊立即急不及待、推出多款ELN及Accumulator。本報獲得一份資料文件顯示,32日投資期的ELN,接貨價較當時現價38元水平折讓7%至15%,即介乎32.6元至35.7元,相當於年回報13%至38%,回報看似極吸引,但好戲在後頭。
本周一及周二,在積壓大量未完成交易及龐大沽壓下,fb兩日挫19%跌穿招股價,以周三收市價32元計,即所有ELN(見表)已經輸入肉,投資者接貨風險越來越大,倘到期日仍低於接貨價,不單未能獲取高息,更須承受差價虧損。
Accumulator輸雙倍
買了一年期Accumulator者更大鑊,接貨價介乎當時股價85%至87%,即最低接貨價為32.6元,每兩周接貨一次,若股價低於接貨價,等於接一次、蝕一次。另一款82折及八折接貨條款的Accumulator,更具槓桿條款,要雙位接貨,為期亦是一年。換言之,未來一年假設fb繼續沉淪,大戶每半個月要雙倍、甚至三倍接貴貨,情況猶如08年金融海嘯之時,多隻本地藍籌跌勢深不見底,不少本港富豪就是哉在Accumulator手上,故Accumulator被譏為「Ikillyoulater」。
fb上市首日大摩在市場護航,據外電透露,該行啟動了6300萬股的超額配售權,斥資20億美元在市場接貨,市場人士直指大摩行為屬豪賭,但現時大摩在全球包括香港在內,硬銷這類糖衣陷阱的衍生產品,變相將持股風險轉嫁在散戶及大戶身上。
大摩不利消息頻傳,包括在fb上市前暗地調低其收入預測,有搵笨之嫌,已有散戶入稟控告大摩。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大摩及其他包銷商可由托價的過程獲利約1億美元。報道指,大摩作為主要包銷商,可分到上述利潤中最大份額,而這些利潤不在IPO費用之內。有指該利潤是來自包銷商本周一以低於招股價38美元價格買入fb以穩定股價,包銷商買入了約4.21億股,但在市場上沽出4.84億股,當中包括沽空6300萬股超額配售的股份,因而獲利。fb前晚反彈3%收報32元,昨晚早段報32.66元,暫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