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足一個月內,兩間內房A股招商地產及萬科先後來港借殼上市,據投資銀行界消息人士向《爽報》透露,未來將陸續有更多內房A股來港借殼上市,當中曾於去年7月收購至祥置業(112)失敗的A股金地,再成為投行頭號「獵物」。
記者:黃偉強
今年新股市場死寂,加上「殼價」回落,投行為保生意,紛向內地房產企業老闆力薦收購建議。為內地傳統四大房企「萬保招金」之一的金地集團,去年曾收購至祥置業但失敗。不過,有投行圖向其介紹「靚殼」,助金地完成借殼夢,投行人士透露,由於不少A股公司都想在港買殼,他估計借殼熱潮隨時再現。
市場揣測缺水嚴重
內地房地產商缺水眾所周知,上月終有內房出手,招商地產A股上月底便以近2億元取得東力實業(978)的控制權;本月中另一龍頭萬科A股又公佈以近11億元入主南聯地產(1036),撇除資產淨值,殼價約3.3億元。
不足一個月內兩間A股內房於港借殼上市,即時令市場揣測內房缺水,特別是A股上市的內房更是融資無門,財政狀況逐漸轉差下,需來港上市,為日後集資作準備亦屬合情合理。
不過,據曾參與萬科買殼行動的投行人士指,招商地產及萬科來港借殼,並非中央放寬政策,容許其於港撲水,以解決企業於內地融資困難及成本高的問題。實情是,招商地產及萬科主要是看準海外多個市場經濟疲弱,現時正是進行併購,拓展海外市場的機會,這亦是為何其借殼計劃可取得中證監批准。他更預料,未來將陸續有更多A股上市的內房來港借殼。大前題是,日後於港集資所得將不能用於內地市場發展之用。
據悉,萬科擬拓展的海外市場包括美國、日本及南韓等地,冀藉當地樓市仍處於低潮時,進軍海外市場。
事實上,萬科董事會秘書譚華傑早前受傳媒查詢時亦指,買殼融資是市場誤讀。根據聯交所條例,公司控股權轉變後,兩年內不能有重大的資產重組,萬科難以展開股權融資。此外,現時海外資金回流內地需經過層層審查,亦非常困難。
殼股股價隨時暴升
近年內房借殼上市,可追溯至09年中國海外(688)收購蜆殼電器開始,蜆殼電器其後易名中國海外宏洋,主力開拓中國二三線市的物業發展,該公司去年盈利18.15億元,按年增長逾81%。其股價更是三級跳,由09年的不足4元,上升至約10元。昨收報9.2元,跌0.3%。
至於招商地產入股的東力,公佈收購後,股價亦曾大升近倍,由0.7元升至最高的1.47元,該股昨跟隨大市回落,收1.18元,跌10%。萬科入股的南聯地產,昨收33.3元,微跌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