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拉動經濟「三頭馬車」(出口、固投與內需)失靈,中國在固投上惟有「不求人」,靠全方位啟動公私型基建投資,要求有關部門在6月底前上報今年投資計劃,好令中央「閃批」,達到力保經濟不硬着陸。 記者:周燕芬
溫家寶總理一聲「把穩增長放在更重要位置上」,中央基建投資馬上加速,中國民間資本進入能源等重點領域有望進一步推進。發改委昨表示,繼鐵道部和交通運輸部等,5、6月還將有部委陸續出台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相關細則。
加強民間投資監測
新華社引述發改委負責人稱,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等已起草完成實施細則初稿,並正在徵求有關部門意見。證監會、國資委的實施細則正在履行報批程式,電力、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實施細則制訂工作也在抓緊進行。
而發改委負責的在安排政府投資時對民間投資一視同仁,加強民間投資監測分析,鼓勵引導工程諮詢機構服務民間投資等工作任務也即將出台實施細則。
《中國證券報》報道,有關方面已被要求在6月底前上報今年全部投資計劃,專案審批將加速。與這些專案相關的中央預算資金有望提前下撥到位。
重大基建投資依然是保增長重要手段,消息指,「一些項目原定下半年開工,現在已酌情提前到上半年,中央資金將提前足額到位。與前兩年相比,今年政府預算內投資下達速度明顯加快。」
4月宏觀經濟數據公佈後,市場擔憂經濟增速過快下滑,多部門已派出調查組到各地進行調研摸底,希望通過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刺激經濟增長。根據目前情況判斷,如果國內經濟增速繼續下滑、國際復蘇進程慢於預期,不排除到下半年,有關方面被要求上報2013年投資計劃,部份明年的投資專案有望移至今年執行。
加快資金撥付進度
交通運輸部官員亦指出,為緩解高速公路行業資金壓力,中央財政今年將進一步加快預算資金撥付進度。去年交通部超常規運作,9月就把全年預算資金下達至地方,今年爭取6月底前全額下達。事實自2月底以來,國家重大建設專案審批速度明顯加快,部份高速公路網、機場和軌道交通專案獲集中審批通過,一批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專案正逐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