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60年臘味店 大澳蝦膏「苦盡甘來」

港60年臘味店 大澳蝦膏「苦盡甘來」

香港素有「美食天堂」之譽,《舌尖上的中國》自然不會省漏,片中有多段介紹港澳美食的內容,包括港島的和興臘味、大澳祥興蝦膏;既講他們的傳統美食,更講美食背後主人實實在在的生活;片中甚至介紹香港師奶煲湯煮住家餸等,反映美食後的五味人生。
片中介紹和興臘味時,以年輕繼承人阿添為主角,講述他和父親以及大伯一起如何經營這個有60年歷史的臘味店。或許這並非大品牌,但看到片中阿添和父親在店中忙碌的身影,看到店中師傅製臘腸、燒味的過程,觀眾可以感受到香港家庭作坊生意是如何承傳。

當介紹百年老店大澳鄭祥興蝦舖時,更充滿人文氣息。76歲的郭少芬,20歲嫁到鄭家,做蝦膏蝦醬做了50年,對每一步她都如數家珍,百年老舖靠她和丈夫打理,直到丈夫去年過身。當郭婆婆手撫丈夫遺照,嘮叨不停地講述丈夫和老店時,片中大澳海邊的落日配上悠揚音樂,令人惆悵。
片中還紀錄了一名叫李羡有的香港婆婆,自創新菜「雞蛋肉餡柚子皮」的過程和她每天煲的湯、煮的餸,雖賣相平平,卻帶出港人對飲食獨特追求。同樣,該片在介紹澳門美食陳勝記陳皮鴨時,不但介紹其製作過程,更講述該老店幾十年的經歷,讓觀眾品味美食之時,了解主人「苦盡甘來」的歷史。
《蘋果》記者

澳門陳勝記陳皮鴨的製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