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經濟運行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特別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央須根據形勢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積極採取擴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一位官員透露,目前有必要減息減稅來救經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記者:周燕芬
溫總上述講話中,用了「加大」這字眼在預調微調力度上,在谷需求的措施上亦以「積極採取擴大需求」的語氣。分析指,中央對救經濟之心越見迫切。會議上,重申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此句與溫總於上周到六省考察經濟所說的一致,今次會議上點名擴大需求的行業。包括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鐵路、市政、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建設。
四大內銀新貸勁少
不過,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認為力度還不夠,他建議,中國今年應通過下調貸款利率和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來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推動經濟增長。
從5月份內地貸款需求疲弱,應該會明白陳東琪的建議,《21世紀經濟導報》報道,5月首20日內地四大國有銀行的人民幣新增貸款只有340億元(人民幣.下同),距離4月份四大行的新增貸款額2632.98億元甚遠。
截至5月20日工、農、中、建尚未從月初信貸結構短暫調整中恢復過來,貸款新增投放僅340億;同時存款流失仍在加劇,期內存款再度下降約2700億元。
銀行界人士分析,貸款弱的原因:一是信貸有效需求不足,符合銀行可貸款條件的需求並不旺盛;二是銀行定價過高,企業難以承受,而4月份各家銀行都上調了貸款利率,有的銀行一年期貸款綜合定價已經超過了10%,而企業的壓力比較大;三是企業定單不足。
路透引述一名政府官員預計,為穩定經濟增長,下一步的扶持政策還會進一步加力,包括貨幣政策的適當鬆動,如減息;產業政策上包括對物流及戰略新興產業的扶持,以及改善企業經營環境、落實結構性減稅等。
中小企業再獲扶持
內地亦啟動中小企私募債業務試點,根據滬深交易所發佈《關於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規定,發行商為未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中小微型企業發債集資,暫不包括房地產企業和金融企業。
另外,美銀美林經濟師陸挺估計,今年中央刺激經濟措施,將以中央政府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集資,取代08年金融海嘯期間,以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向銀行貸款的集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