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政府總部「門常開」不單空氣質素及食水有問題,耗電量亦超高,平均每月要繳交340萬元電費,比中環舊政府總部的電費多約四倍。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無緣無故好大喜功擴充與搬遷,導致電力浪費,是環保反面教材的典範。
政務司長林瑞麟昨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時表示,舊政府總部的電費開支每月平均約70萬元。而去年底遷往新政府總部後,每月平均電費約340萬元,多約四倍。若以每平方米的用電量計算,舊政府總部平均每月每平方米的用電量則約6.8千瓦時,新政府總部則約14.6千瓦時,亦多一倍多。
新政府總部的電費開支中,佔約48%是空調電費,12%用於照明,3%是升降機及自動電梯的電費。
林瑞麟指出,由於新舊政府總部的面積、設施及政策局的數目均有所不同,而且新政府總部有演講廳、培訓及演講室和共用的會議室等新設施,同時設有配備24小時嚴格冷氣控制系統和需要較高用電量的電腦伺服器中心,所以不適宜就新舊政府總部的用電量作直接比較。
增環保設施 電費不減反增
公民黨的余若薇議員批評,新政府總部雖然設計和體積不同,但職能跟在政府山時沒有兩樣。而且新政府總部設置了多項環保設施,電費開支和每平方米的用電量不減反增,令人遺憾。其中空調是新政府總部電費最大開銷項目,有必要從空調方面着手節約,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政府無緣無故好大喜功的擴充與搬遷,導致整體用電量的增加,政府有責任檢討,積極研究如何減低整體用電量,以免成為環保反面教材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