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閣下是潘安還是技安,騎綿羊還是啡呤,戴上頭盔後都是一樣樣。不過,如果揸的是機動三輪車Can-AmSpyderRSRoadster,車主的確可以大模廝樣「蠟頭」在馬路快跑慢行。原來要威,真係唔使戴頭盔。
記者:李鑒泉
攝影:陳盛臣
Model:Paris@PureModels
鳴謝:文偉電單車中心(25675707)
「有時只離開一會兒,回來已見有人倚着車身拍照,重則上車扮揸車。」語氣淡淡然,只因見怪不怪,設計公司話事人Bobby,工作上接觸唔少靚車,自己也有法拉利F430等超跑,電單車更多不勝數,「YamahaR1、本田CBR1000RR、DucatiDiavel通通都有,我想買ATV(沙灘車)卻不能出牌,當知道生產ATV的BRP推出Can-AmSpyderRS時,我就認定要將它帶回家。」並非玩Supercar的都愛炫耀,Bobby日常只以smartfortwo及綿羊仔代步。「雖然法例無規定揸機動三輪車要戴頭盔,但為安全計都會戴嘅,不過有時太熱……」
收視率高過Supercar
儘管BRP專門生產水上電單車、快艇及ATV等,但對只愛行街睇戲上網打《DiabloIII》的港人來說,07年才推出的Can-AmSpyder跟其Y形車身設計同樣陌生。不過,一旦現身街頭,無論其他駕駛者或途人,均會被其獨特造型吸引,收視率高過Supercar!其頭二後一的車輪造型,頭輪採用類似方程式賽車的外露式懸掛,後輪則伸延至車後,2,667×1,506×1,145mm的車身明顯比電單車「大足一個碼」。從正面看,上下分明的高低燈左右分佈在前置行李箱兩旁,看來有點似甲蟲。雖是普通版RS,但Bobby一口氣換上RSS版獨有的六輻式14吋輪圈、繡上雙紅線的皮座鞍、短風鏡、指揮燈及運動尾喉等,更搶眼的,莫過於兩邊輪拱的碳纖貼紙,「因為原廠無出碳纖輪拱,惟有貼貼紙頂住先。我已將圖樣送去外國訂做一套碳纖回來,不過至少等幾個月。」
0-100km/h加速只4.5秒
「如果當佢電單車咁揸就實出事,搬身要傾向彎心,唔係就有機會翻車。」為何?只因SpyderRS的兩個頭輪不能如電單車般傾側入彎,反而要像私家車般改變方向,因此廠方特意加入動力輔助轉向系統,好讓這台317公斤巨獸轉過頭來。唔好睇小它噸位十足,但在一公升RotaxV2引擎及五前速半自動波箱協助下,106匹馬力足以於4.5秒內完成0-100km/h加速,可謂一部三輪超跑!而一系列ABS、循迹控制及車身穩定系統維持行車穩定。此外,連制動都跟電單車唔同,使用聯動煞車的SpyderRS,右腳輕輕一踏已能將車停定,還有腳掣及後波,當私家車咁揸都得。易揸又有型,但Bobby都話SpyderRS不宜代步,「一來要泊私家車位,二來又要睇實費事俾人搞部車。」他跟朋友逢周末周日都會去深淺赤石或大坑,想看清廬山真面目,看緣份吧。
有22號牌才揸得
1:機動三輪車在牌照上會寫明類別。
2:要駕駛機動三輪車,須考獲22號牌,又或3號牌(電單車棍波牌),即可兼有22號牌。
3:現行法例並沒有規定駕駛機動三輪車的人士及其乘客須戴上認可防護頭盔,但亦建議佩戴,以保障安全。
三個轆唔等於機動三輪車!
根據《道路交通條例》(第374章),「如兩個車輪與路面的接觸面積的中心之間相距少於460毫米,則該兩個車輪須視作同一個車輪。」這解釋了為何坊間不少擁有三個車輪的疑似三輪車領取的卻是電單車牌照。截至2010年12月年底,運輸署紀錄到全港已登記三輪車有44台,粗略估計現Spyder已佔十部以上。以下兩部都屬「電單車」。
羅馬戰士
如果SpyderRS是西部牛仔,GileraFUOCO500ie就是羅馬戰士,單是盾形車頭及高低燈設計已夠煞食,即使有三個車輪,但雙前輪入彎時會一同傾側,駕駛感如電單車。500cc單缸直四引擎輸出40匹馬力,推動244公斤車身綽綽有餘。
意外甩轆電動警車
若非警方測試電動車意外「甩轆」事件曝光,外界根本不會為意VectrixVX-3Li+已悄悄現身本港。這台電動「三輪」車配備一台可輸出約28匹的電動馬達,極速達110km/h。
Can-AmSpyderRSRoadster
引擎:998cc水冷V2
馬力:106hp/8,500rpm
扭力:104.3Nm/6,250rpm
傳動: 五前速半自動波箱,後輪驅動
售價:23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