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控(005)總部駐紮地三年一次的例行複檢,原訂去年底進行,但基於監管條例不停變動,管理層曾說,將延後至明年中才拍板。但行政總裁歐智華昨表示,倫敦仍具獨特時區及歐洲最大金融市場樞紐的優勢,在監管規定釐清前,不會考慮遷冊問題,現階段亦難訂出複檢的具體時限;他又重申,遷冊與否與股價表現無直接關係。
英股本回報達17%
英國《泰晤士報》早前引述歐智華稱,若英國最終實施銀行「分隔業務」辛辣版本,不排除會出售當地零售業務。
他昨在港出席滙控非正式股東會後澄清,英國是集團除香港外另一個全方位經營的母體市場,去年股本回報率達17%,「表現輝煌」,但在巴塞爾資本協定及英國監管變化下,「不清楚」當地回報率能否符合集團所訂五項關卡指標。由於集團資產持續增長,故滙控向英國政府繳交的銀行徵費佔比亦不斷上升,惟他估計明年稅制應會檢討。
歐美問題叢生,有小股東指滙控應重新聚焦亞洲,從美國拔根而起,但主席范智廉重申,分割集團不利創造股東價值;歐智華亦說,回頭看收購美國滙豐融資及美國滙豐(前身海豐)雖有出錯,惟撤出美國市場同樣不對,即使未來中國經濟超越美國,後者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集團必須涉足當地商業銀行及環球市場業務,方能發揮效益帶來增值,否則滙控會降為僅覆蓋亞洲19國市場的地區銀行。
節流計劃已完成2/3
集團去年公佈未來3年全球縮減3萬員工,繼截至3月底已按年減少1.4萬名員工後,他說計入英國裁員約3000人,迄今已減1.7萬人,已達節流進度三分之二。
自去年初歐智華履任行政總裁至今,滙控受歐債問題直接影響,股價累計跌16%,恒指則挫14%,但後者非直接受歐債衝擊,故滙控以約1倍市賬率交易,他認為已跑贏歐美同業。滙控是防禦性較重的股票,並非炒上炒落,他深信,經重組後資本有效釋放運用,會成為更佳的增長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