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校巴車費狂加三成

新學年校巴車費狂加三成

【記者麥志榮報道】受最低工資及油價高企影響,9月新學年校巴車費將大幅加價2至3成,是近年加幅最高的一次;其中接載跨境學童的校巴,每月車費更加至1,100元人民幣(約1,350港元)的新高。校巴業指出,近年已無利可圖,校巴數目不斷減少,部份學校更可能無法找到校巴服務。

校巴業於新學年加車費,對學童家長造成沉重負擔。 資料圖片

跨境加至1100元人民幣

學童車協會主席梁剛表示,最低工資實施後,要大幅加薪,致招請司機及保母都有困難;加上油價、維修及保險費上升,新學年校巴及保母車收費要加價兩成以上。不過,由於成本不斷上升,就算加價,校巴業仍然利潤微薄,近年不少行家都已轉做旅遊巴。
而「客運營業證」轉讓價已炒至200多萬元,根本無人願意買牌加入校巴業,校巴數目正不斷減少,部份學校可能無法找到校巴服務。有同業更不再逐個家長收客,要求校方每月用固定金額包車,盈虧都由校方負責,否則不願再經營。
居於深圳的跨境學童家長徐女士指出,兒子每天都乘搭永東直巴的文錦渡跨境校巴到上水上學,每月車費800元人民幣(約980港元);近日收到永東通知,車費於9月起將加至1,100元人民幣,「一加就加300蚊人仔,真係好唔合理,學童搭車應該有優惠,家仲要畀貴啲。」

學校或以集體方式尋校巴

永東直巴公司助理總經理蔡順基表示,調整收費是由於通脹、油價上升及最低工資等因素;他們曾參考其他跨境校巴的收費水平,新學年普遍都上升,他們的加幅不算高。
中港澳直通巴士聯會秘書長陳宗彝表示,教育局規定校巴定出新學年收費後,一年內不能調整,令校巴業要承擔未來一年油價波動及其他成本上升的風險;他們曾提出可加可減收費方式,但被教育局拒絕。
最低工資亦導致司機荒,徹底改變校巴業結構;校巴服務不再以個別學校為服務對象,有些學校正構思聯同區內多間學校以集體方式尋找校巴,承辦區域校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