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浩新戲《浮城》,說的是漁民故事,戲裏的漁民,經常說「上岸」。
「上岸」對於漁民來說,是生活中重大的轉捩,水上人,一上了岸,就變了岸上人,那就意味着告別了大海,跟以往的生活一刀兩斷了。
但是,水上人上了岸,也意味着生活改善和進步,告別了飄泊,腳踏實地,離開了風浪之險,往後的日子,便安樂了。當然,這或許只是岸上人的見解,岸上人總以為水上人比自己辛苦。所以,連一個人不用再捱世界,在俗語中也叫「上岸」。「上岸」就意味着富裕安樂,無論在經濟上還是精神上。反而放棄了安穩,要去冒險或沉淪了,就叫「下海」。
佛家有言: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可見人類不管如何歌頌大海,其實還是懼怕海的,人在海上,就沒了安全感,以至嚇唬人,也要作個「苦海」出來,出海萬般苦,上岸才心定。人離不開水,卻又怕水,即使討海的人,靠海維生,但終究還是羨慕生活在岸上的人,如果有選擇,都願上岸。
有趣的是,不管如何,大部份的人,都在潛意識裏將自己當作一個「水上人」,不然的話,就不會人人都盼望自己有一天可以「上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