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性雙噏:學界那些年 - 蔡曉慧

異性雙噏:學界那些年 - 蔡曉慧

我有位朋友是王迪詩的「粉絲」,最欣賞她那種對男孩和政治的獨特見解。她share了一篇王迪詩最近的文章:《我對美男子的憧憬(過去式)》。
文章中提及到王迪詩在中學時代(她原來是我的師姐!)視學界游泳比賽為「盛事」,原因不是為校隊打氣,而是看男生。怪不得中學時代參加學界比賽,我的同學都必定到來「打氣」吧!作為運動員,站在運動場上的舞台,只顧贏對手,專心一意比賽。但看比賽的觀眾,又是另一種心態。
在美國讀書的時候,隊友都喜歡三五成群到現場看棒球比賽。當我問隊友關於比賽的規則時,她們竟說只是略知一二,聯誼才是真正目的。在觀眾席上,人人都拿着一杯大啤酒,邊談話邊飲酒,久不久就看看比賽,得分就大聲歡呼。
對一般人來說,或許看運動比賽是一種entertainment,因此逃不了運動商業化的趨勢。NBA的半場有遊戲,美式足球SuperBowl對halftimeshow的重視等等,都是特地令賽事更「親民」的招數。
商業化不一定是負面的,能夠吸引到更多人看比賽,是一件好事。因為有觀眾的打氣,運動員會表現得更落力!因此當我知道了朋友看學界的「真正原因」後,我沒有怪責他們,因為的確「我們都曾經膚淺過」!
文:蔡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