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facebook的血肉長城 - 丘亦生

金融雲端:facebook的血肉長城 - 丘亦生

作為今年全球最大的新股盛事,facebook(fb)首日掛牌只能力守招股價,比近期網股Groupon及LinkedIn的首日升值31%及109%還要失威,確實有點反高潮。可是,不要低估fb的9億fans,他們隨時可能成為心口有過勇字的清兵,投資fb的生力軍,事關他們的ThinkingSlow思維被ThinkingFast所勝。
fb反高潮,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奇怪的反而是市場竟然預期會大炒。但凡極受歡迎的新股,表現多平平,甚至大熱倒灶亦比比皆是,就好像劉翔在北京奧運一樣。

感情用事 助長泡沫

首先,fb的作價本身就不便宜,千億美元市值,為去年盈利的1000倍、收入的25倍,這個數字包含了太多對增長的期望,可以犯錯的空間太少,偏偏fb首季的收入按季倒退6%。況且fb上市前已有場外二手市場,早已經以千億美元市值作成交,並非一味靠估,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缺乏想像空間。
再者,fb有很多限制其估值的點子,如股票沒有投票權;大量員工股會於11月解凍,他們的持股全部有巨額賬面利潤,套現誘因極大,一有任何風吹草動,如季度收入再放緩,便會爭先恐後沽貨。不要忘記,fb是沒有中國故事的,即使他剛迎娶了其華裔妻子。
不過,fb縱有千般不是,但敢對着幹的人要識得睇路。原因只有一個:感情用事。按照行為金融學的發現,投資者越認同一家公司,自然會想成為股東,會對投資回報有過高的期望,並可能低估其風險,及不肯沽貨,所以蘋果的iPhone、iPad用家,會較容易成為蘋果的股東。這種直覺思維勝過理性思維的說法,正是暢銷書《ThinkingFastandSlow》的主題。

盼延續小伙子傳奇

對於fb的9億用戶來說,這股感情或者更為強烈,因為你將自己的心情紀錄、社交日誌統統放於其上,那股感情很容易投射到其品牌之上。耶魯大學經濟學家RobertShiller日前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便表示,fb對不少用戶來說,有強烈的認同感,而這會令散戶追貨有一股「盲」勁,築起血肉長城,助長泡沫的形成。
對美國人來說,fb更加是一個值得自豪的小伙子成功故事,是不靠地產、油礦金礦或血汗工廠,無中生有地創造了千億美元的財富。很多人都主觀希望,傳奇能夠延續下去。這可以解釋,為何上周五掛牌首日,在開市前竟有人透過散戶經紀行掛出每股4000美元(招股價38美元)的限價買盤,此舉令fb的股份交易要延遲半小時,以確保有足夠沽盤消化掉買盤,避免開市價出現混亂。
當然,fb已經靠轉售你的人生紀錄及社交關係來謀利,若連財富也交託其手中,是否過份集中,有違分散風險的原則,仿如一對情侶,還要合夥搞生意,隨時講錢失感情。日後fb有何冬瓜豆腐,失去了你的數千張相片及心情演繹之餘,還要輸錢,何必自製禍不單行。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