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心臟科權威謝德富醫生收藏古玩文物的倉庫時,謝醫生應要求打開其中一個長約四呎的木盒,當大家猜度到底是大佛像、大花瓶還是大字畫時,只見盒內出現一條深褐色、貌似骨頭標本的東西。嘩!「係條恐龍大腿骨!」連謝德富自己都「劈大個口得個窿」,廿多年來縱橫古董街,買下數以千計古玩,當中蘊藏無數驚喜。
記者跟他到上環相熟古董店遊逛,不消句鐘,就花掉幾萬買入兩件新玩具。
記者:李潤林 攝影:程志遠 李潤芳
1968年畢業於港大醫學院的謝德富,曾主管瑪麗醫院心臟科,是首批引入「通波仔」手術的醫生,客人包括名流李嘉誠、李兆基和查良鏞等,太太是藝人陳美齡的姊姊、著名兒科醫生及營養學專家陳曦齡。
可想而知,謝德富是最受荷李活道古玩店歡迎的客人,店東們一見他便出門相迎,繼而封舖侍候的好客人。
「唔好俾荷李活道嚇親,人人以為入親嚟都要使十萬八萬。」街頭剛剛講完,在街尾一間相熟店內,逗留了不過15分鐘就買了隻兩萬多元的北宋花口碟。
跟謝德富行荷李活道,就像是看着個老頑童入玩具反斗城,他一眼愛上,店主話值,大家講個信字,「幫我搵個盒留起,後日嚟攞。」荷李活道,謝德富自問是交了不少「學費」的地方。
「有壞包換」 信譽名店不怕蝕底
25年前一位史丹福大學心臟科教授來港,當時謝德富作東,美國教授想買唐三彩馬,對古董文物一竅不通的他帶教授在荷李活道買到心儀古玩,卻滿心不是味兒。「個外國人第一次來港,便花了十幾萬買中國古董,我身為中國人,竟然連自己國家的文化都唔識!」
他第一本買來自學的書,是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圖鑑,資料全面。「銅器、三彩、宋瓷,這件又靚那件又靚,當然樣樣買些。」最後他鎖定目標在明代的青花瓷,而且知道行荷李活道,第一件事是要有熟人介紹一間信譽好的店。「見你儍更更入來,唔鋸你鋸邊個?」
第二樣學會的事,就是畀錢時要識講「有壞包換」,「誠實的古董商一定肯!」謝德富指古董真品不斷升值,只要貨品沒有損壞,即使過兩年拿回去退錢,店家變相是「免息貸款」了兩年,取回的貨品還要升值了,是門必賺生意,只有黑店才說不肯。
他在海外也有買古玩,例如泰國RiverCity和北京古玩城等,試過因趕飛機而買了個明朝景泰花樽贗品,白花了三萬大洋。有否一怒下想過放棄?「你追女仔都會俾人呃啦,何況買古董。」見到靚女都不會咁易放棄,老頑童又有道理。
excel編錄 五千藏品分儲三倉
最誇張時,謝德富一星期可以買十多件,逼爆住所,太太發火,他惟有租購三個工廠大廈單位作倉庫,藏品保守估計最少五千件,除了極少數珍品他會用excel編錄在案,否則多數都見位就放,一個月上來看一、兩次。「我唔賣,出面升值幾多唔關我事。」
相片中那條腿骨,是他透過北京某博物館研究員介紹的古董商購入,據稱是在四川盆地出土的史前動物,是否真的恐龍骨則要請專家來求證。恐龍骨喎,出到境?「成個吾爾開希都運到出國,恐龍骨點會運唔到?」他指需要內地的專家來港驗證,要退休後才能逐一考證自己貨倉的寶物了。
荷李活道30年前已是東南亞的古玩集散地,謝德富認為商店不但有得睇還可以摸,本身已極具文化藝術價值。「搞活荷李活道,吸多點人流,可能比搞西九更化算。」
熟客專享 後店拉閘慢慢揀
古董店通常分前店和後店,中間有拉門或屏風隔開,後店有張精緻的茶几,四周貨品比前店少,但較考究,若有熟客,店家可以關上屏風讓客人慢慢挑選,貨品好壞真假,全看店主誠信。「一係真一係假,畀你望實件古董望多兩個鐘都唔會知。」
實牙實齒
是謝德富在荷李活道第一間幫襯的店,熟人介紹,古玩款式多,梁姓東主是第二代,謝醫生最愛這裏的宋瓷、明成化瓷和宣德三彩。不過講深刻,則要數早年他帶着6歲兒子來,不小心碰爛了個花瓶,12萬,無奈照賠。「冇話肉唔肉赤,我買咗件古董收在倉庫,同我唔見咗咪一樣。」有明堂在荷李活道61號另有分店。
《荷李活道心水店》
高價珍品
永寶齋是古董商翟健民於1988年開設,他出名競投和拍賣古董皆有心得,05年以超過1.1億競投得清乾隆御製琺瑯雙耳瓶一個,今年亦搞不少拍賣會。
補習天王
老闆吳繼遠是第二代經營,謝德富視他為古董補習天王,一來相信吳賣的必是真品,二來他樂意拿着鑑別的書籍跟買家分析古董的歷史,謝德富看中了一個北宋的青白瓷瓜稜壺,「繼遠呀,這個我買唔買得起呀?」「你放心啦,我實錫住你嘅。」後來醫生又看中一隻花口碟,查考典籍,約產於1071年北宋時期,逗留了不過約15分鐘,醫生便決定帶回家了。
賭王三太開設
賭王三太陳婉珍開設的古玩店,較多新派藝術品,09年曾有受情緒困擾的消防員衝入搗亂,要求何鴻燊停辦賭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