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持倉量可增至五成 - 沈振盈

實戰理論:持倉量可增至五成 - 沈振盈

港股跌了十多日,恒指19000點失守,熊市之言論又再重現。很奇怪,牛市熊市周期,理應是一個長期的周期,決不會是六個月前熊,三個月前牛,三個月後又熊的。
其實過去年多兩年,股市根本玩死所有分析員。若只是一本通書睇到老,所有理論皆搬字過紙,就根本完全看不透整個局勢。
對於由09年初至今的股市,筆者絕不認同是熊市,極其量只是大型上落市而已。
09年的牛一升浪,其實只不過是一個「人造」出來的牛市。故此,在升浪的節奏及模式上,不能因循舊例。
所以,在2010及2011年的每一次調整,都令一些技術圖表派以為熊市已經來臨。但到了市況一逆轉,就被升浪嚇到以為睇錯,噤若寒蟬。

首選內銀內險股

自09年開始,筆者一直相信股市是有人為的因素存在,而不斷地進行大型的升跌浪,在圖表上其實是一個「擴散三角形」的形態。
當跌市出現之時,會下破上一次低位,而營造再大跌的勢頭,令全世界跟沽,這就見底回升。
所以在策略上,筆者一直強調要靈活及縮注,一到市況升得急之時,就分段減磅;當市況跌得多之時,就逐段買。大家是否還記得,今年初當大市升至21000、21700之時,筆者不是日日叫大家減磅,將持股比重下降至五成以下嗎?到了今天,已可逐步補貨,現時的持倉量可逐步增至50%至60%,但先買一些已跌得多的指數股,如內銀及內險股。
總之一句,將注碼分多注,就算恒指跌到14000,也有能力去溝,跌不到就賺少一點。

沈振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