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上市公司魏橋紡織(2698)和中國宏橋(1378)的大股東山東魏橋創業集團,以國家電網近七折價錢向山東民間賣電,被視為挑戰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壟斷地位的行動受到反擊,被指低價賣電是違法。
魏橋集團董事長為張士平,其家族在2011年胡潤富豪榜中以3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資產被評為「山東首富」,本月中,內地媒體相繼報道魏橋與很多大型生產企業一樣,自建電廠,但魏橋的電廠不但為旗下企業供電,同時也通過自建電網向其他企業供電。
魏橋收取的居民電價,最便宜是每度電3.5毛,工商業大戶則是5.6毛,分別較國家電網的居民和非居民電價6毛和8毛平得多。魏橋不會蝕本賣電,故內地媒體認為兩家國有電網收費貴,更指他們的壟斷地位將受挑戰。
國有電網收費貴捱轟
「魏橋」模式能否全國推行?內地《中國廣播網》訪問了由發改委主管的中國價格協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李英與中電聯副秘書長歐陽昌裕,李英指,魏橋自備電廠沒有安裝脫硫、脫硝環保設備運行成本,沒有目前電網環節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基金等附加基金,也沒有繳納電價交叉補貼。
李英為「魏橋」模式算了賬,按一般火電機組一度電價格看,大概環保脫硫脫銷需要成本2.5毛;山東省電網去年上繳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費每度電4.6毛;電價交叉補貼因素成本約6毛;保障供電可靠率成本約6毛。算下來,山東省電網電力成本每度電的成本要比魏橋的電力成本高出逾1.9元。李英計完數,歐陽昌裕即指以國家現行法律看,「魏橋」模式是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