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已故西班牙藝術大師畢加索善於「借題發揮」,為現代藝術開創先河。畢加索的56件畫作及雕塑,今起於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是香港首個歷來最大型的畢加索珍品展,展品橫跨畢加索創作生涯70餘年,其中更有他兩位紅顏知己的肖像;展覽亦會展出畢加索的黑白照片,讓市民更了解這位享負盛名的藝術大師,其一生突破傳統的創作路。
文化博物館「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珍品展」今起展出畢加索49幅油畫及7件雕塑,包括他的代表作《坐紅色扶手椅的女子》、《赤足的女子》,亦有他兒子保羅的肖像,如《扮丑角的保羅》、《在繪畫的保羅》。
展出兩紅顏肖像
文化博物館(藝術)館長鄭煥棠表示,畢加索一生與不少紅顏知己交往,是次展覽亦有展出兩幅他的紅顏知己肖像畫作,分別是《瑪莉.泰瑞莎肖像》及《朵拉.瑪爾肖像》,兩幅油畫均於1937年底創作。他說從畢加索的用色及繪畫線條,可推敲兩人性格,「Therese(泰瑞莎)用色比較溫和,面容和藹,佢係溫柔啲嘅人;相反Dora(朵拉)嘅用色同線條硬朗,佢嘅性格比較硬淨,可能因為佢都係一個藝術家」。
畢加索的創作生涯非墨守成規,由藍色時期、玫瑰時期、新古典主義時期,及至立體派時期等,均有不少代表作。鄭煥棠舉例指,畢加索14歲時曾創作《戴帽的男子》,當時以傳統色彩及線條細緻繪畫男子肖像。
十多年後,畢加索創作《男子肖像》,「當時佢有一位好朋友因失戀自殺,畢加索好傷心,所以用色較為深沉,但線條冇咁明顯,睇到佢畫人像嘅轉變」;十多年後他再創作的《有鬍子的男人》,並加入拼布元素,再看不到傳統的肖像線條。
展覽今起至7月22日舉行,票價劃一20元,4歲以下兒童免費。展覽提供英語、廣東話、國語、法語導賞,文化博物館於下月16日及7月14日安排學者分析畢加索的創作路。
畢加索部份展品簡介
展品:《朵拉.瑪爾肖像》(PortraitdeDoraMaar)
簡介:1937年11月23日,法國巴黎,油彩布本
展品:《瑪莉.泰瑞莎肖像》(PortraitdeMarie-Thérèse)
簡介:1937年12月4日,法國巴黎,油彩及粉筆布本
展品:《戴帽的男子》(L'hommeàlacasquette)
簡介:1895年初,西班牙拉科魯尼亞,油彩布本
展品:《男子肖像》(Portraitd'homme)
簡介:1902至1903年冬天,法國巴黎及西班牙巴塞隆拿,油彩布本
展品:《有鬍子的男人》(Hommeàlamoustache)
簡介:1914年春天,法國巴黎,油彩拼貼印花織物布本
資料來源︰香港文化博物館
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珍品展
日期︰5月19日至7月22日(星期二休館)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地點︰沙田文化博物館
展品︰49幅油畫及7件雕塑,包括《扮丑角的保羅》、《有鬍子的男人》、《朵拉.瑪爾肖像》
票價︰門票劃一定價20元,4歲以下兒童免費
查詢︰ http://www.heritagemuseum.gov.hk
資料來源︰「法國五月」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