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續前緣,到頭來500日夢又是一場空。「國王」杜格利殊曾帶領利物浦在80年代雄霸球壇,去年崔護重來回歸執教,卻是敗興而返。紅軍經過令人失望的一季後,杜帥終於在周三被球會辭退。故步自封、用人不當,無疑是國王黯然下台的箇中原因;班主的美式統治,與杜格利殊無法磨合亦是問題所在。 文:何西、利司基
新兵不濟戰術守舊
杜格利殊在去年1月8日接替鶴臣,再次出任利物浦領隊,並馬上帶來起色,紅軍一度予人王朝復興的希望。曾以球員與領隊身份為利物浦贏得8次頂級聯賽冠軍的他,昔日風光無限,但今日的英超賽場已面目全非,未能與時並進,欲以相同手法複製成功,談何容易。
杜格利殊自77年加盟紅軍,到85年兼任領隊,他一共為球會贏得8次英甲及3次歐冠盃(歐聯前身)錦標,隨後於90年代轉投布力般流浪執教,亦為球隊贏得英超冠軍。杜格利殊在去年再執紅軍教鞭,依然堅信雙翼4-4-2陣式行得通,結果在今季多次出現苦攻不下的尷尬場面。杜帥亦非沒有嘗試變陣,但往往是排出更奇怪的陣式,讓球員擔任不合適的位置,顯得格格不入,效果欠奉。
獲英聯盃作安慰獎
戰術守舊,用人能力亦深受質疑。杜帥所收購的球員,每每在加盟後,皆無法踢出水準。安祖卡路爾絕對是極低性價比的表表者,而今季加盟的達寧、佐敦軒達臣以至查理阿當,整季的評價都是差強人意。杜格利殊始終無法找到合適的陣式,將一眾貴價球員的威力盡情發揮。埋單計數,紅軍今季只得一個英聯盃作安慰獎,聯賽僅排第8。
對於要再次離開一生中佔重要席位的利物浦,杜帥固然極度失望:「能夠得到再次重返紅軍執教的機會,實在深感榮幸。今季我們獲得英聯盃,是球會6年來首項錦標,亦幾乎再贏下英足盃,我認為這對利物浦球迷來說意義是非常重大。」
慘被美式統治夾死
在2010年10月,MLB球隊紅襪班主亨利,從希克斯和吉列手上接掌利物浦,其後大灑金錢讓杜帥擴軍。可惜英美管理球會文化大不相同,弄得紅軍內部出現混亂與矛盾。
美國球會階級分明,班主出錢,總經理管理球會運作,領隊帶隊。但在英格蘭,領隊是管理層的一分子,每季的預算、交易和訓練都要參與。這樣可讓領隊有更多自由,令整個球隊運作更得心應手。
亨利以管理紅襪的一套放在足球上,明顯有問題,美國職棒在90年代後期開始,流行以數據分析球員表現,再進行球員買賣,達致以最低成本換來最高效益,紅襪就是以此為本,04年奪世界冠軍。可是足球員實力不能以數據分析,箇中奧妙是美國人不能理解的。
班主急功欠缺耐性
亨利成為班主後,找來高莫尼當球會的足球總監,管理球員買賣,無疑破壞了杜帥的策略。高莫尼一上場就簽入蘇亞雷斯和安祖卡路爾,前者表現尚算不俗,但不擅與人配合,令卡路爾發揮不出最大作用,破壞了杜格利殊的戰術;加上球隊在上個財政年度稅前虧損4,900萬鎊(約6.4億港元),令亨利更想球隊有好成績從而賺錢。
美國班主的急功近利,是「國王」遭罷黜的最大原因。職業足球講求實績,無可厚非,惟亦需要給予時間讓領隊建設球隊;尤其利物浦現正處於重建期,杜帥能在這時間捧起英聯盃,重返歐洲戰線已是不錯,但致命的是再次無法打入聯賽榜前列,躋身歐聯。戰術守舊尚可改進,但若班主不給予足夠時間,又如何證明自己的治軍能力?
杜格利殊小檔案
全名:KennethMathieson"Kenny"DalglishMBE
年齡:61歲(04/03/1951)
效力利物浦時間:1977-90(球員)、1985-91(領隊)
主要功績:
英甲冠軍(1978/79、1979/80、1981/82、1982/83、1983/84、1985/86#、1987/88*、1989/90*)
英足盃(1985/86#、1988/89)
英聯盃(1980/81、1981/82、1982/83、1983/84、2011/12*)
歐冠盃(1977/78、1980/81、1983/84)
歐洲超霸盃(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