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上市公司華盛頓郵報全資附屬的「楷博教育」(Kaplan)集團,進軍本地專上教育,成立社區學院開辦高級文憑課程,但學術評審仍未完成,校方卻於網頁「偷步」訛稱已通過評審,學生可申請政府資助,下月開始招生。當局調查後指資料有誤導,指令楷博更正,但校方至昨仍未全部修改。
記者:倪清江
香港楷博教育在港成立20多年,主要開辦會計及金融專業課程,高等教育部也有開辦非本地專上課程。集團去年又在港成立非牟利機構KaplanInstitute(楷博學院),下設楷博商業及會計學校。該校網頁顯示,今年將開辦兩年制工商管理高級文憑,以及只需修讀18個月的愛爾蘭國立大學商業學學士銜接課程,全期學費各約10萬元。
本港自資院校課程必須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HKCAAVQ)評審,資歷才獲認可。校方在網頁註明,該高級文憑課程「已由HKCAAVQ評審,將於2012年6月接受報名」,學生可向政府的學生資助辦事處申請專上學生資助計劃。網頁最新消息一欄更寫明已於3月通過評審,另在網頁一篇教育特刊訪問中也同樣寫明已獲通過,並會於今年9月開辦。
評審局斥誤導促糾正
同樣正進行評審的學士課程,校方指「以HKCAAVQ評審結果為準,將列入資歷名冊第5級評審,預計10月開課」,也指學生可申請政府資助計劃。
評審局昨回應稱,現正評審該兩個課程,「程序尚未完成,該校網頁陳述屬不正確和誤導」,已指示該校糾正資料。校方昨已修改為「尚待正式本地評審結果」,不過未撤回最新消息欄目公告和該篇教育特刊報道。該校只有灣仔校舍,原先未經註冊的金鐘校舍地址已刪除。
該校校長葉翠昨承認網頁「用字唔係咁好」。她指該校是非牟利社區學院,日後計劃向政府申請校舍土地和免息貸款,她強調利潤只會用於本校,根據規例不能上繳集團。
一名專上界別人士質疑楷博突設非牟利機構,是看中本港院校資助制度空隙,變相可獲公帑資助商業機構,「好似借免息貸款同要求政府象徵式地價批校舍土地,轉咗非牟利先得,可以慳好多錢」。